紅樓夢詩詞鑒賞《 姽婳詞三首》其一:七絕·林四娘(1)(賈蘭)
其一:七絕·林四娘(1)(賈蘭)
姽婳(2)將軍林四娘,玉為肌骨鐵為腸(3)。
捐軀自報恒王后(4),此日青州土亦香(5)!
【注釋】
(1) 林四娘:明代人,野史人物,關于她的傳說,在清初的筆記小說中有記述,如《聊齋志異·林四娘》、《池北隅談》卷二十一等。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齡等均未提到她參與對農民軍的戰事。這些筆記小說中都提到林四娘鬼魂自述詩,詩中有一句“紅顏力弱難為厲”,似乎說的是“戰事”,但意思模糊,不足以證明林四娘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事。
(2) 姽婳(guǐ huà):形容女子嫻靜美好。宋玉《神女賦》:“既姽婳于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這里指林四娘文靜與勇武兼備。
(3) “玉為”句:玉為肌骨,形容林四娘嬌美姿質。鐵為腸,形容林四娘勇武精神。
(4) “捐軀”句:林四娘自從捐棄生命(為恒王而戰死)報答恒王之后。恒王,又稱衡王,《明史》載,為憲宗第七子,孝宗封他到青州(府名,明初設立,治今山東省青州市)。
(5) “此日”句:此日,指林四娘捐軀那天。土亦香,土地變得有香氣了(贊美之詞)。亦,作語助,用于句中。
【譯文】
明代女將林四娘,別看她一副安嫻文雅的樣子,一上戰場就勇敢威武無比,她真是冰肌玉骨女兒性與鐵石心腸須眉精神兼備。自從那天她甘心情愿捐棄生命報答知遇恩人恒王之后,青州的土地上留下了她的芳香!
其二:五律·林四娘(賈環)
紅粉不知愁,將軍意未休(1)。
掩啼離繡幕,抱恨出青州(2)。
自謂酬王德,誰能復寇仇(3)?
好題忠義墓,千古獨風流(4)!
【注釋】
(1) “紅粉”二句:紅粉,原指胭脂與鉛粉,女子化妝品,引申指女子。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詩:“偶發狂言驚滿坐,三重紅粉一時回。”不知愁,指一般婦女不知道憂愁,猶言胸無志向(與林四娘比)。將軍,指林四娘。意未休,為實現自己的志向(為報答恒王而戰)而不罷休。
(2) “掩啼”二句:掩啼,掩面啼哭,這里有掩住(忍住)哭泣的意思,形容林四娘出戰時的悲壯。繡幕,林四娘的營帳。抱恨,懷著對敵人的仇恨。出青州,帶兵奔出青州。
(3) “自謂”二句:酬王德,報答恒王的恩德。復寇仇,消滅敵寇為恒王復仇。全句意思:林四娘雖有報答恒王,為恒王復仇的志向,但勢單力弱,不能消滅敵人,取得勝利。
(4) “好題”二句:好題,可以、值得題(林四娘的忠義墓碑)。風流,指林四娘生前杰出不平凡、有大作為(贊美之詞)。
【譯文】
一般女子缺乏志向、不知憂愁的多,女將林四娘志向宏大,一心要為知遇恩人恒王報仇,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她忍住悲哭離開營帳,懷著對敵人的仇恨率領女兵奔出青州。自以為可以報答恒王的恩德,可是誰能夠以少敵眾報仇雪恨?林四娘戰死了,值得將她的墳墓題為“忠義墓”,千古以來的巾幗英雄,數林四娘最是杰出風流!
其三:長歌行·林四娘(寶玉)
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習騎射。
秾歌艷舞不成歡,列陣挽戈為自得(1)。
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紅燈里(2)。
叱咤時聞口舌香,霜矛雪劍嬌難舉(3)。
丁香結子芙蓉絳,不系明珠系寶刀(4)。
戰罷夜闌心力怯,脂痕粉漬污鮫綃(5)。
明年流寇走山東,強吞虎豹勢如蜂(6)。
王率天兵思剿滅,一戰再戰不成功(7)。
腥風吹折隴中麥,日照旌旗虎帳空(8)。
青山寂寂水澌澌(9),正是恒王戰死時。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昏鬼守尸。
紛紛將士只保身,青州眼見皆灰塵(10)。
不期忠義明閨閣,情起恒王得意人(11)。
恒王得意數誰行(12)?姽婳將軍林四娘。
號令秦姬驅趙女,秾桃艷李臨疆場(13)。
繡鞍有淚春愁重,鐵甲無聲夜氣涼(14)。
勝負自難先預定,誓盟生死報前王(15)。
賊勢猖獗不可敵,柳折花殘血凝碧(16)。
馬踐胭脂骨髓香,魂依城廓家鄉隔(17)。
星馳時報入京師(18),誰家兒女不傷悲(19)!
天子驚慌愁失守,此時文武皆垂首(20)。
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21)!
我為四娘長太息,歌成余意尚彷徨(22)。
【注釋】
(1) “秾歌”二句:秾歌艷舞,形容歌舞精彩絢麗。秾(nóng),繁盛艷麗的樣子,多指花草。不成歡,算不了歡心事。列陣挽戈,排列陣勢,手執兵器。為自得,是自己得意的事。
(2) “眼前”二句:眼前,眼前的“列陣挽戈”(操練)。不見塵沙起,因僅僅是操練,故“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指林四娘俏麗的身影。
(3) “叱咤”二句:叱咤(chì zhà),形容林四娘帶領女兵操練時呼喊聲高,有威勢。口舌香,林四娘與女兵口里的清香。霜矛雪劍,形容長矛刀劍閃亮如霜雪。嬌難舉,形容林四娘與女兵畢竟是嬌弱女子,難以舉起沉重的兵器的樣子(極言操練受苦受累,憐惜之詞)。
(4) “丁香”二句:丁香結子,喻指腰帶束在腰間打個結。丁香,常綠喬木,生長在熱帶地方,花淡紅色,果實長球形。芙蓉絳,繡上荷花的腰帶。系(jì),打結,扣住。這里指佩掛(寶刀)。全句描寫林四娘女將裝束。
(5) “戰罷”二句:戰罷,指操練完畢。夜闌,夜深。心力怯,形容疲乏無力。污鮫綃,弄臟了絹帕(操練完畢,身上胭脂香粉汗水粘和,用絹帕擦拭)。
(6) “明年”二句:明年,第二年。流寇,封建統治者對農民起義軍的辱稱。走山東,指農民軍來到山東。強吞虎豹,形容農民軍像虎豹一樣強暴;勢如蜂,氣勢如一群馬蜂(詩句意思明顯帶有貶義)。
(7) “王率”二句:王率天兵,恒王率領官兵(“天兵”,褒義)。一戰再戰,多次作戰。
(8) “腥風”二句:腥風,帶有血腥味的風。吹折隴中麥,吹斷田里的麥穗。旌(jīng)旗,旗子。虎帳,對恒王營帳的贊美稱法。虎帳空,恒王的營帳空了,是說恒王戰死了。此處與史實不符,《明史》載,恒王于“嘉靖十七年薨”。
(9) 水澌澌:流水的聲音。澌澌,詳見第一回《嘲甄士隱》注釋(2)。
(10) “青州”句:青州落到農民軍手里就完蛋了(視農民軍為洪水猛獸)。皆灰塵,都化作灰燼。
(11) “不期”二句:不期,想不到。明閨閣,從閨閣中得到彰明(顯揚)。情起,情由起自(對恒王的忠義)。恒王得意人,恒王稱心如意的人(即寵愛的人)。
(12) 數誰行:數哪個人。數,計算、比較起來最突出。行(háng),用在人稱代詞后,即指此人。《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這小賤人不來我行回話。”我行,向我,我這里。高明《琵琶記·宦邸憂思》:“我衷腸事說與誰行?”誰行,誰,哪個人。
(13) “號令”二句:“號令”、“驅”為互文,即號令、指揮秦姬與趙女。驅,駕馭,役使,引申為指揮。王安石《商鞅》詩:“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秦姬、趙女,代指來自各地的美女,她們都是恒王的姬妾,也是林四娘帶領的女兵。秾桃艷李,喻指這群女兵。臨疆場,到達戰場。
(14) “繡鞍”二句:繡鞍,都是女將女兵,故稱她們的馬鞍子為繡鞍。繡鞍有淚,馬鞍上有淚痕。春愁重,她們的悲愁沉重(因恒王已死)。春,代指林四娘和女兵。鐵甲無聲,指夜間偷襲,不弄出聲響。夜氣涼,夜色黑沉凄涼。全句描述林四娘帶兵出戰的悲壯、艱苦。
(15) “勝負”二句:自難,自然難以。誓盟生死,發誓立盟同生共死。前王,恒王已死,故稱“前王”。全句意思:林四娘與率領的女兵發誓立盟,不管勝利還是失敗,同生共死,來報答恒王的恩情。
(16) “賊勢”二句:賊勢,指農民軍的勢頭(連同“猖獗”,都是貶語)。柳折花殘,喻指林四娘與女兵們紛紛戰死(贊美惋惜之詞)。血凝碧,《莊子·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后常以“碧血”稱為正義而流的血。鄭元祐《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這里稱頌林四娘等女將女兵的忠義精神。
(17) “馬踐”二句:胭脂,喻指林四娘等女將女兵。城廓,城的外墻,這里代指林四娘等女將女兵戰死之地。家鄉隔,與家鄉隔離,意謂她們戰死了,永遠不能回家鄉。
(18) “星馳”句:星馳,馬奔馳如流星,極言快速、緊急。時報,報告當時的消息,指林四娘兵敗、戰死。京師,京城,代指朝廷。
(19) “誰家”句:哪一家的青年男女不為林四娘悲傷、惋惜。這句意思:林四娘的事跡得到廣泛的同情和欽佩。
(20) “天子”二句:愁失守,擔憂青州失守,指被農民軍占領。文武皆垂首,文武百官都低下頭,表示沒良策。
(21) “何事”二句:何事,何故,為什么。朝綱,朝廷的綱紀。全句意思:文武百官無能,比不上一個閨中美人林四娘(反襯出林四娘的杰出、不平凡)。
(22) “我為”二句:長太息,長久地深深嘆息。太,很、極。歌成余意,詩歌寫成而意猶未盡。彷徨,走來走去,心神不定的樣子,表示仍沉浸在對林四娘(欽佩、惋惜)的情感之中。
【譯文】
明代青州有個恒王,他崇尚武藝軍事又愛女色,于是命令宮中的美人練習騎馬彎弓,學習布陣打仗的本領。美女們精彩絢麗的歌舞算不了歡心事,列隊布陣、手執兵器進行操練,才是恒王得意快樂的事。
美女們在宮中挑燈操練,眼前雖不見飛揚的塵沙,紅燈光里但見一員女將的俏姿麗影閃現;她和女兵們大聲呼喝,似乎聞得到她們口舌間的清香,霜雪般發亮的長矛刀劍舉在手中,大有嬌弱不勝的樣子。
安嫻文雅的林四娘,鍛煉成了一員勇敢威武的女將。她換下長裙著裝利索,荷花綢腰帶打個丁香結,佩掛的不是珠寶飾物而是寶刀。她與女兵們時常操練到深夜,十分疲倦無力,滿身是胭脂香粉汗水粘和的污跡。
這一年有一股流寇竄到山東,一路上兇惡強暴如虎豹,鬧哄哄似一群馬蜂。恒王想要剿滅他們,率領官兵前往鎮壓,誰料多次交鋒,均告失敗。仗打得十分慘烈,帶有血腥味的寒風將田里的麥穗都吹斷了;恒王戰死,慘淡的日光徒然照著破碎的帥旗,主帥營帳中已空蕩無人。
遠處青山寂寂無言,近處流水澌澌哽咽,正是恒王率兵苦戰不支,最后戰死的時候,戰場上一片狼藉。滂沱大雨淋澆白骨,汩汩血流染紅野草;只有屈鬼守著冤尸,凄涼寒夜,烏云遮住月亮,夜色特別的昏暗。
恒王主帥一死,余部將士都成了無頭蒼蠅,只管自己逃跑保命,眼見著青州落入流寇手中,一切都將化作灰燼。想不到的是,忠義兩字從閨閣中得到彰明,出于報答恒王恩情挺身而出的,正是恒王生前的寵妃。
恒王生前最稱心如意的妃子,要數哪一個?文雅威武兼備的林四娘。她號令一群曾跟隨她操練軍事的宮女——她們原是從秦、趙等各地來的美人,都成了恒王的姬妾,并都受了恒王的恩德——一齊奔赴戰場。她們跨上繡鞍沾滿淚痕的戰馬,懷著沉重的悲愁,在凄涼寒冷之夜,悄無聲息地向敵人發起進攻。勝利或者失敗自然不能預先確定,但不管勝敗如何,林四娘等女將女兵發誓立盟,同生共死戰斗到底,以報答恒王生前的恩情。
流寇勢頭正旺,兇猛而無所顧忌,林四娘她們斗不過,全部戰死了,如楊柳被掐斷、鮮花被摧殘,鮮血凝化成碧。戰馬踏過她們的尸骨,散發著余香,她們的魂靈依附在青州城外的土地上,永遠地和家鄉隔離了。
流星快馬趕赴京城,將林四娘兵敗及陣亡的消息報告朝廷,這樣的事哪家的青年男女聽了不感到傷悲!可是皇帝知道后,驚慌失措的只是擔心那青州會失守,滿朝的文武百官也都沒有辦法,一個個低下了頭。
文武百官為什么訂立國法綱紀?看來用處比不上一個閨中美人林四娘的作為!我不禁唏噓感慨,為安嫻文雅與勇敢威武兼備的林四娘,為她的忠義和犧牲精神長久地深深嘆息,詩歌寫成意猶未盡,心里仍不能平靜。
【鑒賞】
在“晴雯被逼死”、“寶玉忙著祭奠”情節中間,插入“歌詠林四娘”情節,是一個失誤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安排“歌詠林四娘”情節,從多個角度進行考察,都是一個失誤。
第一,離歷史事實太遠。雖說小說可以虛構,但以歷史為題材的創作,必須基本符合歷史事實,不能有大的、根本性的出入。清初的一些筆記小說中對林四娘頗多記述,但均未提到她參與對農民軍作戰的事。曹雪芹安排了一個“歌詠林四娘”情節,說她參與對農民軍的戰事,這就與歷史事實有了大的、根本性的出入。在今天看來,這對于林四娘是“致命”的。參與對農民軍的戰事,是維護封建統治者的利益,站在了被統治者農民的對立面;參加鎮壓農民起義,那是劊子手行徑。林四娘并沒有這種事實,硬說她有,是對林四娘的不公,是對林四娘進行誣蔑。
第二,情節安排不合理。“歌詠林四娘”情節之前是:晴雯被逼死,寶玉十分悲痛傷心,前去拜祭“撲了一個空”;之后是:寶玉在悲傷無奈的情況下撰寫追悼晴雯的長篇祭文《芙蓉女兒誄》,并連夜進行祭奠。插在中間的“歌詠林四娘”情節與前后情節不搭界,處于獨立、游離狀態。這樣的情節安排顯得不自然、不連貫、不合理。
第三,有損寶玉的形象。賈政與寶玉父子兩人是完全對立的藝術形象,賈政代表的是正統封建統治階級,滿腦子裝的是封建專制思想,寶玉是這個階級的叛逆者,頭腦里具有民主主義思想。但在“歌詠林四娘”情節中,寶玉所作的歌詠林四娘的長篇詩,既歪曲了林四娘的歷史事實,又在假想中對參與平定農民起義的林四娘,竭力進行贊美、歌頌,大書特書她對于封建統治階級的忠義精神,以及她對農民軍作戰表現的異常悲壯、可歌可泣的事跡,而對農民軍則是咒罵得一塌糊涂。在“歌詠林四娘”情節中,賈政、寶玉父子兩人的思想傾向性、人生價值觀、審美情趣,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這就有損于作為封建統治階級叛逆者、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賈寶玉的形象。曹雪芹本人的民主主義思想也因此要扣分。
有些紅學家指出,“歌詠林四娘”情節在《紅樓夢》小說的藝術結構上是多余的,是一處贅筆;同時猜測曹雪芹可能另有深意,根據“脂戚本”在這一回的批語“此文以《芙蓉誄》為主,以《姽婳詞》為賓”,猜測這個深意是:曹雪芹想以林四娘來襯托晴雯,也就是說將晴雯比作林四娘。有專家說,如果是這樣,非但沒有起到襯托作用,相反暴露了曹雪芹思想的矛盾性。專家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試想,晴雯是奴婢,林四娘是王妃,又代表封建統治階級參與平定農民起義,她不同于大觀園中眾多主子身份、悲劇命運的女子,兩個陣營里的人根本無法襯托、無法進行類比。
依我的看法,將“歌詠林四娘”情節換成“賈政檢查寶玉功課”情節,就顯得自然、合理了。第七十回曾寫到賈政有書信捎回家(其時是農歷三月初),說是六七月份回京。寶玉慮及父親回來檢查功課,他自己又是埋頭臨帖補字篇,又是溫習應讀之書,探春、寶釵、黛玉也都幫助他臨寫了不少字篇,湊齊了數目。不久又傳來消息,說是皇上又有新差事,賈政將延至秋后方可回來。至第七十五回,賈母帶領眾人過中秋節,其中有賈政,即賈政如期回家了。但除了在這次中秋節夜宴上,大家做擊鼓傳花游戲,寶玉受罰,賈政要寶玉即景作一首詩外(對此首詩,賈政點頭表示滿意),又至第七十八回賈政下令寶玉等三人各作一首歌詠林四娘的詩,其間曹雪芹并沒有寫到檢查功課一事(直到第八十一回,高鶚才又安排賈政問起寶玉功課,并決定送寶玉進家塾情節,那是另有意了)。與其安排“歌詠林四娘”情節不合理,倒不如安排“檢查功課”情節顯得合理。一則前面作過鋪墊;二則賈政、寶玉父子兩人本來就是對立人物,此時寶玉因為晴雯之死而沉浸在無限悲痛之中,正在忙著設法祭奠,賈政不早不遲提出要檢查他的功課,表明父子兩人的對立性、矛盾沖突性無時無處不存在。至于這一回回目句子的對聯式也是可以解決的:檢查完功課,賈政也是叫寶玉作一首詠史之類的詩,寶玉敷衍應付一下即可。
上一篇:《回頭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懷古絕句十首(寶琴)》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