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菊花詩十二首(其三)》種菊
種菊
怡紅公子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這也是怡紅公子賈寶玉所作,直承前一首《訪菊》,正所謂“訪之既得,便種”。《種菊》比《訪菊》寫得好,這恐怕也是曹雪芹有意為之,不要讓賈寶玉太難堪了。公子愛菊,親自攜鋤移植。故故栽,即特意栽種。首聯破題倒也不偏不倚,也不拖泥帶水,看得出賈寶玉作詩是受過正規(guī)訓練的。尤其是頷聯:“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寫“故故栽”的效果真令人喜出望外。不期:未曾料到。未曾料到種完花就來了一場及時雨,未曾料到活得這么快,更未曾料到的是第二天早晨菊就傲霜盛開了。公子不負花,花亦不負公子。所以,公子的喜悅之情滾滾而來,情不自禁地要“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了。秋色寒香,都是指菊花,詩千首是說公子的喜悅之情引得詩興大發(fā),不痛快淋漓地寫一番便不能自己。那么“醉酹”是什么意思呢?酹是以酒灑地而祭的意思。花正盛開而未死,為何要祭?這里不能誤解為祭花魂,也不必曲解為與花共飲。是祭,但祭的是花神。若無神助,哪能開得這般快而又這般美?公子想,這不是一般的花,簡直是“閬苑仙葩”,應當“泉溉泥封勤護惜”,決不能讓她蒙受塵埃的污染。“好知井徑絕塵埃”,好知:須知。井徑:田間小路,這里代指種菊之處。這一句,一般人都理解為作者欲與菊偕隱,超塵出俗,與他后來出家做和尚暗合。但細讀全詩,似乎還可以追溯到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的一段情緣,當年在靈河岸上三生石畔,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絳珠草的情景,不也正是這樣“泉溉泥封勤護惜”嗎!怡紅公子的“種菊”之情,或許正是當年神瑛侍者殷勤護惜的藝術再現,或許還體現了寶玉對黛玉的愛惜與關懷。順著這條思路,曹雪芹是允許我們這樣去馳騁想象的。
上一篇:《菊花詩十二首(其七)》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菊花詩十二首(其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