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柳絮詞五首(其一)》如夢令
如夢令
史湘云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文如其心,湘云的這首詞,填得俊逸瀟灑,英氣爽人。
湘云的這首小詞,所選的詞牌是《如夢令》,在詞牌中屬于單調,全詞共三十三個字。柳絮詞以柳絮喻春光,曹雪芹在此以春光象征“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此時的賈府,正處于山雨欲來之時。
在大觀園的詩酒游宴中,湘云總是興致淋漓,最為活躍。“時值暮春之際,史湘云無聊,因見柳花飄飛,便偶成一小令”(《紅樓夢》第七十回)。由此,這次柳絮詞會又由湘云起首。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在詞的起句,就使人感到一種女性化的用語遣情。“繡絨”,是女子刺繡時繡出的絨線,這里用來比喻柔美的柳絮。在晚春季節,籠簾卷起,眼前一團團絨花漫天飛舞,這哪里是姑娘繡品上的絨線花,而是散發著清香的柳絮飄忽在窗簾間。“鵑啼”,暗指暮春時節。“柳絮”,在此暗喻春光。纖手雖能拈得住柳絮,卻難以留住春光,只能使悲啼的杜鵑、北飛的燕子徒然嫉妒。詞人接著筆鋒一轉,“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一掃閨怨之氣,顯示出幾分須眉的豪爽。明媚的春光你且留住呀,不要同飄忽的柳絮和翩然的燕子一同飛逝。這一句看似漫不經心的詞句,實則是經心至極的妙語。明朗奔放,有一種“是真名士自風流”(《紅樓夢》四十九回)的氣度,顯示出湘云才思敏捷、風流倜儻的性格。
湘云出身侯門,但髫年失侍,父母雙亡。在嬸娘家中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來到大觀園中,可謂游魚得水,鳥出樊籠,暫時離開了無愛的家庭,拋下了煩難的針黹。她兼有名士的達觀和少女的嫵媚,痛快淋漓地享受著生命的歡樂。但在暮春將去,飛絮狼藉之際,湘云睹物傷懷,以柳絮自況,自傷寄人籬下、象柳絮一樣飄忽不定的身世,不免有幾分惆悵,但對美好生活的珍重,使她的心境豁然開朗,“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表現出她留戀美好春光、追求美好生活的樂觀熱情的生活理想。湘云風流蘊藉、豪放脫俗的性格,使她在大觀園中能與多愁善感的黛玉、端莊寬厚的寶釵分庭抗禮。她的柳絮詞填得清新嫵媚,黛玉看后也稱道:“好得很,又新鮮,又有趣兒!”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的詩詞,不僅在藝術風格上著眼于人物性格,而且在內容上也力求和作品中的人物相吻合。《柳絮詞》洋溢著湘云的情感和志趣,恰到好處地使湘云的氣質和才情與所詠之物相宜,可見曹雪芹在摹擬人物吟詩賞景時的匠心了。
詠物之詞,借物言志。別有惜春心思之苦的女詞人,立影窗前,飄忽的柳絮,引起了詞人淡淡的愁緒,憑窗望去,柳絮飄飛,春光將去,她痛感自己象柳絮一樣“空使鵑啼燕妒”一場,命運不能自持,情感不能自主,但仍不舍得讓這暮春美景悄然逝去,顯示出湘云對自身情感的幻滅和對美好青春的留戀。全詞清爽流暢,閃爍著不同流俗的光彩,既有詞人的風流,又有名士的曠達。
上一篇:《散花寺“王熙鳳衣錦還鄉”簽》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柳絮詞五首(其三)》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