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題帕絕句三首》林黛玉
林黛玉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鮹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寶玉在遭賈政毒打之后,于昏睡之中“恍恍忽忽聽得有人悲戚之聲”,“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細一認,只見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滿面淚光”,知是黛玉,倒推說自己疼痛是假裝的,安慰她一番。黛玉走后,寶玉心里惦念,設法支開襲人,打發晴雯去看她,并送去兩塊舊絹帕。黛玉領會其意,心情激動不已,連夜令人掌燈,提筆在帕上寫下了這三首七言絕句。
寶玉挨打,是《紅樓夢》的一個重要情節,也是前八十回沖突的高潮。這三首絕句在小說中的作用,在于聯系寶玉挨打這件事,展示寶、黛之間的關系與寶玉同襲人、寶釵關系的不同,見出只有寶、黛二人作為封建叛逆者的思想基礎是一致的,兩人才是真正的“知音”。
寶玉挨打,一是因為與“戲子”琪官(蔣玉菡)交往,二是賈環誣陷他強奸金釧不遂、逼迫金釧投井自殺。寶玉被賈政打得死去活來之后,作者將寶釵、襲人、黛玉組織在同一個畫面里,用她們自己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向讀者揭示她們各自對寶玉的感情,揭示了這種感情的差異,從而展現了她們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特征。襲人是疼愛寶玉的,看見寶玉的“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寬的僵痕高了起來”的時候,情不自禁地“咬著牙說道:‘我的娘,怎么下這般的狠手!’”但是仍不忘“規勸”,欲將寶玉往封建“正道”上拉。后又向王夫人進讒言說:“論理,我們二爺也須得老爺教訓兩頓。”只是認為打得太狠了些,“打出個殘疾來,可叫人怎么樣呢!”大談寶玉“男女不分”,建議“叫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取得了主子的寵信。寶釵來送藥,對于寶玉的傷痛,她是心疼的,說了幾句寬慰寶玉的話,“自悔說的話急了”,嬌羞怯怯,“不覺的就紅了臉,低下頭來”。但又不忘“嘆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你既這樣用心,何不在外頭大事上做工夫,老爺也喜歡了,也不能吃這樣虧。”一味地衛道,一味地維護賈政的作為,實際上是用所謂“正大堂皇”的道理把寶玉教訓了一通。可見,賈政、襲人和寶釵都是在將寶玉往封建“正路”上引,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賈政用棍棒驅趕,襲人用眼淚婉言規勸,寶釵卻義正詞嚴地指點迷津。盡管方法各異,目標卻是一致的。只有黛玉才是真正體貼、理解寶玉的。作者寫了她對寶玉的一片深情。
黛玉是黃昏人靜的時候來看寶玉的,她沒有送藥,也沒有“規勸”,她奉獻來的只有一顆純真赤誠的心。她為寶玉被打成重傷而痛徹肺腑,哭得“滿面淚光”,“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她將對賈政殘暴的痛恨、對寶玉的深摯厚愛,壓在心底,“雖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這等無聲之泣,氣噎喉堵,更覺得利害”。“心中雖然有萬句言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寫寶玉托付他身邊唯一的忠誠信使晴雯,向黛玉送去了他平日用過的兩條手帕。從而,給黛玉提供了展示她對寶玉一往深情的楔機,進一步大大深化了整個作品的主題。
當然,只有黛玉能體會到寶玉贈帕的用心。連晴雯也擔心“他(黛玉)又要惱了”,而寶玉卻“笑”著說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果然,不出寶玉所料:
這里林黛玉體貼出手帕子的意思來,不覺神魂馳蕩:寶玉這番苦心,能領會我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這番苦意,不知將來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兩塊舊帕子來,若不是領我深意,單看了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傳遞與我,又可懼;我自己每每好哭,想來也無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時五內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綿纏,令掌燈,也想不起嫌疑避諱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筆,便向那兩塊舊帕上走筆寫道……
可見,這三首絕句,正是黛玉對寶玉真情切意的直接表露。
這三首七言絕句,就其藝術水平來講,在《紅樓夢》詩詞中夠不上是上乘之作,但是,須知它是“哭”出來的,是黛玉用淚水寫成的。三首絕句,始終浸泡著一個“淚”字,而這些淚是為她的知己寶玉受苦而流的。
三首絕句的內容各有側重。第一首詠寶玉贈帕。“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提出問題:自己平時愛哭,但是為誰而哭呢?自己也說不大清楚。“尺幅鮫鮹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今天接到寶玉的贈帕,自己才懂得或者才理解了自己是在為贈帕人而流淚。直入本題,正面回答了這一問題。鮫鮹,據《述異記》載,傳說海中有鮫人(美人魚),在海底用所吐之絲織鮹(絲絹),她流出的眼淚會化為明珠。因此,詩詞中常以鮫鮹指拭淚的手帕。尺幅,一尺見方的織物。“尺幅鮫鮹勞解贈”,意思是說,煩勞你用拭過淚水的手帕相贈。既然你用隨身拭淚的手帕相贈,為了你,我豈能不傷心流淚么!于是,手帕成了寶、黛戀情的見證,是他們二人之間心心相印的信物。
第二首,詩人寫自己,是黛玉為愛情、為寶玉挨打受傷而悲凄痛泣的生動寫照。“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珠、玉,都是指眼淚;潸:流淚的樣子。鎮日:即整日、成天。寶、黛之間的感情已經發展到控制不住的程度,而這種沒有成功希望的愛情發展得越深沉,則雙方心靈上的痛苦也越沉重。寶玉的不幸是黛玉最大的傷痛;為了寶玉她毫不顧惜自己。然而,在扼殺人的天性的封建禮教的強大的精神壓力面前,一個弱女子只能以流淚表示自己的忿懣和反抗。于是,“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足見“寶玉是黛玉全部生活中唯一的慰藉和希望。如果說‘通靈玉’是寶玉的命根子,那么寶玉其人就是黛玉的命根子。寶玉僅僅受了一次皮肉之苦,就把黛玉哭成那個樣子”(劉耕路《紅樓夢詩詞解釋》)。
第三首,詩人以湘妃哭舜、淚灑斑竹的典故為喻,深化了她與寶玉之間的愛情。“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湘妃,即娥皇、女英,二人泣舜,她們淚漬斑竹后,投水殉情而死。這意思是說,湘妃之淚在竹上留下痕跡成為斑竹;我的窗前也有青竹千竿,我的眼淚是否也會浸漬這窗前之竹,留下痕跡呢?詩人以湘妃自喻,表示了自己心甘情愿象湘妃為舜殉情一樣,為她與寶玉的純真愛情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是對封建禮教的抗議!可見,這三首七言絕句正是后來寶、黛愛情悲劇情節的前奏。表現了黛玉愿為知已受苦,而自己是“絳珠之淚至死不干,萬苦不怨”(“脂批”),顯示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這三首突出寫“淚”的題帕絕句,是一組正面表現寶、黛戀情的組詩。作者寫得情真意切,顯示出寶、黛二人才是一對有共同思想基礎的“知音”。詩作和與之有關的情節描寫,是寶、黛愛情悲劇的一層重要鋪墊和小小預演。展現了林黛玉、賈寶玉這兩個藝術形象對封建禮教的反抗精神和二人忠于愛情的高尚情操。
上一篇:《題大觀園諸景對額》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題賈寶玉續《莊子》文后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