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題大觀園諸景對額》紅香綠玉
紅香綠玉
賈寶玉
這是賈寶玉為日后怡紅院所擬的題額。
怡紅院的環(huán)境特征是:“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shù)本芭蕉,那
一邊乃是一顆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一清客擬題“蕉鶴”,一清客擬題“崇光泛彩”。賈政與眾人都為“崇光泛彩”叫好。寶玉則以為“此處蕉、棠兩植”,題額缺一不可,所以說“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妙”。
“蕉鶴”之題為何不好呢?因為它“只說蕉”,而“棠無著落”。題者本意,大約在暗用《世說新語·容止》所云“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之典,形容怡紅院中的芭蕉猶如鶴立雞群之儀態(tài)出眾。這既不合怡紅院的實景,而且用典牽強(qiáng),遣詞淺露,故為眾人所不取。
“崇光泛彩”為何亦不當(dāng)呢?因為它“只說棠”,而“蕉亦無著落”。題者本意,是在借用宋代蘇軾《海棠》詩中“東風(fēng)渺渺泛崇光”的詩意,形容怡紅院中“崇光”(增長著的春光)浮蕩著海棠花的紅彩。這一題額盡管寫棠貼切,但是偏題一方,所以寶玉說它“妙極”,又嘆“只是可惜了”。
寶玉擬題“紅香綠玉”,理由是“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nèi)。”他用“紅”“綠”二字,突現(xiàn)棠、蕉之色;又用“香”字渲染棠之佳味,用“玉”字描繪蕉之美態(tài)。在寶玉看來,當(dāng)然“方兩全其妙”了。不過,“紅”“綠”“香”“玉”這些香膩濃艷的字眼,畢竟也未能免俗,所以不止賈政搖頭說“不好,不好!”就是后來元妃也“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并賜名“怡紅院”。那么,曹雪芹為什么要這樣寫呢?這是因為:一、可以強(qiáng)化出怡紅院獨具的景色;二、烘托不久作為怡紅院主人的賈寶玉那種倚香偎玉的貴公子生活場景;三、刻畫“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的賈寶玉的個性特征,達(dá)到“詩如其人”的目的。也就是說,這樣寫,完全為了“真實地再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給哈克納斯的信》)。至于這個題額所用的香艷字眼、表現(xiàn)出來的風(fēng)月閑情,以及貴族公子的藝術(shù)趣味,當(dāng)然是無足稱道的。我們只要能夠從中窺見曹雪芹借助這類的描寫,使得大觀園重要的院館景色被勾畫分明,從而不露痕跡地烘托出以后房主人的典型性格,同時又展現(xiàn)了賈寶玉遠(yuǎn)遠(yuǎn)高過賈政及其清客的詩才,也就不負(fù)曹雪芹的這番描寫的匠心了。
上一篇:《題大觀園諸景對額》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題帕絕句三首》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