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賦《錢神論》原文與翻譯、賞析
[晉] 魯 褒
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②,內則其方,外則其圓③。其積如山,其流如川④。動靜有時,行藏有節⑤。市井便易,不患耗折⑥。難折象壽,不匱象道⑦,故能長久,為世神寶⑧。親之如兄,字曰“孔方”⑨。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顏,開難發之口⑩。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后。處前者為君長,在后者為臣仆。君長者豐衍而有余(11),臣仆者窮竭而不足(12)。《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獨(13)。”
錢之為言泉也(14),無遠不往,無幽不至(15)。京邑衣冠(16),疲勞講肄(17),厭聞清談(18),對之睡寐(19),見我家兄(20),莫不驚視。錢之所佑,吉無不利,何必讀書,然后富貴! 昔呂公欣悅于空版(21),漢祖克之于贏二(22),文君解布裳而被錦繡,相如乘高蓋而解犢鼻(23)。官尊名顯(24),皆錢所致。空版至虛,而況有實;贏二雖少,以致親密。由此論之,謂為神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25),排金門而入紫闥(26)。危可使安,死可使活(27),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爭非錢不勝,幽滯非錢不拔(28),怨仇非錢不解,令問非錢不發(29)。
洛中朱衣,當途之士(30),愛我家兄,皆無已已(31)。執我之手,抱我終始,不計優劣(32),不論年紀(33)。賓客輻輳(34),門常如市。諺曰:“錢無耳,可暗使(35)”凡今之人,惟錢而已。故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仕無中人,不如歸田(36)。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不異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行。
〔注釋〕
①本篇選自《晉書·魯褒傳》。②體,形狀。這二句是說錢的形狀,有天地的形象。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地處在天的當中。古代銅錢,外圓,正中有個方孔。所以說錢“有乾坤之象”。③則,效法、以……為榜樣。④積,堆積。川,河流。⑤動靜、行藏,都是指錢的流通和積累。時、節,都是指一定的時機。⑥市井,市場。便易,交易。耗,消耗。折(she蛇),損。⑦像“道”這樣無窮無盡。匱,盡。⑧這句是說被世人看作神,視如寶。⑨孔方,古錢中央有一方孔,這里諷刺性地把它作為錢的字。⑩難發之口,指沉默寡言。(11)豐衍,指財產滿溢。(12)竭,盡。(13)這二句見《詩經·小雅·正月》。是說富人過得很舒服,貧困者孤獨無助。哿(ke可),可。煢(qiong窮)獨,孤獨。(14)泉,古代錢幣也叫泉,取其像水泉一樣流通之意。(15)幽,幽深偏僻的地方。(16)京邑,京城、首都。衣冠,有官職地位的人。(17)疲勞講肄,在學校中學習感到疲勞。講肄,講學之處。(18)清談,流行于當時的一種專門探討玄理的談論。(19)這句說一對著講肄或清談就會打瞌睡。(20)家兄,親哥哥。這里是指錢。稱錢為家兄,表示特別親昵的意思。(21)呂公,漢高祖劉邦的岳父。版,古代書寫用的木片,這里指拜帖。呂公和沛縣縣令關系親密,遷居沛,沛縣屬吏和土豪都送錢拉攏他。蕭何當時為縣功曹,代收禮,規定送錢不滿千的坐堂下。劉邦當時是亭長,一錢不持,卻在拜帖上寫“賀錢萬”。呂公很贊賞他的氣概,就親自到門口迎接他,后來還把女兒嫁給他。空版,指空寫著萬錢,實際上卻一無所有的拜帖。(22)漢祖,漢高祖劉邦。克,勝。這里指超過別人。贏二,多二。據說劉邦在秦朝時,一次因徭役去秦都城咸陽,同僚都用大錢三枚送行,唯有蕭何送了五枚,后劉邦建立漢朝,大封功臣,加封蕭何二千戶以作酬報。(23)文君,卓文君,漢代大富商卓王孫的女兒。相如,司馬相如,漢武帝時著名文學家,卓文君寡居在家,看上了來作客的司馬相如,私奔結為夫妻。相如家里很窮,兩人只得賣酒為生,后來卓王孫送了一百萬錢給他們,因此成為富人。蓋,車上的蓋傘。高蓋,指高大的車。犢鼻,即犢鼻裈,當時窮人穿的一種褲子。(24)尊,尊貴。顯,顯揚。(25)勢,旺盛。這里指勢焰。(26)排,推開。金門,漢宮有金馬門,這里泛指宮門。紫闥(ta踏),漆成紫色的宮中小門。(27)死可使活,錢能使犯了死罪的人不死。(28)幽滯,指貧困不得意。拔,提拔。(29)令問,好名聲。問,通“聞”。發,顯揚的意思。(30)洛,洛陽,當時首都。朱衣,古代貴官穿的紅色官服。當途,占據重要地位。(31)已已,止。疊用兩已字,是加強語氣。(32)優劣,指錢質地的好壞。(33)年紀,指錢的新舊。(34)輻,車輪上的直木,輻輳(cou湊),車輻聚集于車軸。(35)可暗使,原作“可使鬼”,據《藝文類聚》改。這句是說,錢沒有耳朵,但是可以暗中驅使它去干任何事情。(36)中人,接近皇帝的有權勢的臣子。田,田園,代指家鄉。
〔分析〕
西晉是一個極端腐朽的社會。愛錢成了統治集團人物的癖好。《晉書·劉毅傳》載:晉武帝問劉毅:我像漢代哪個皇帝?劉毅回答說:你像賣官斂錢的桓、靈二帝。武帝不服。劉毅說:桓、靈二帝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有權勢的貴族。據《晉律》載:晉代自死罪以下,都可以用錢贖罪。犯了死罪,只需二斤黃金便可免罪。因此,當時貴族對錢財極端愛好。他們極端利己貪欲。錢,成了他們實現利己欲望的神。
魯褒“傷時之貪鄙”,便隱姓埋名,寫了此文以譏刺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文大致可分三段:
第一段著重寫錢的形體、含義及功能。先秦時期,錢幣的形態和質料,是不統一而多樣的。秦代開始,統一以金屬鑄制錢幣,其形為扁狀,外圓,當中有一方孔,故后人稱之為“孔方兄”。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故錢幣的外圓內方,是天地乾坤的象征。不僅如此,而且它還象征著長壽和天道,它任憑市場交換而不見耗折,其壽特長,流通永遠不見盡,猶如天道運行不止。錢的象征意義如此之大,而更重要的還是它所具有的功能。它沒有翅膀沒有腳,卻能飛行天下,有了它則既富且貴,還能奴役他人;失去它則既貧且賤,還得被人奴役。辦事時任你臉面如何嚴厲,態度強硬,只要錢一出現,便一切都緩和下來。可見錢的功能之大。
第二段重點寫人們對金錢的追求。《周禮·地官》:“泉府上士四人。”唐·賈公彥疏云:“泉與錢,古今異名。”因錢幣流通如泉,故亦名泉。錢如泉流,“無遠不往,無幽不至。”當時把清談當做貴族的精神支柱,把讀書當做是人們致富致貴之路。然而清談、讀書之人,一見金錢便都趨之若鶩,去追求金錢了。無論貴賤,都見錢眼開。《史記·高祖本紀》載:蕭何代呂公收受賀禮時規定:賀禮不滿一千錢者,坐在堂下。劉邦在禮版上寫上“賀錢一萬”,并無實錢。呂公一見禮版便驚喜出來迎接。同書《蕭相國世家》載:劉邦外出,沛縣縣吏各贈三百錢,唯蕭何贈五百錢,因而劉邦與蕭何便特別親密。這里,錢成了萬能之神了,成了人際關系親疏的衡量尺度。
末段寫“凡今之人,惟錢而已。”一切德行、權勢、安危、死活、貴賤、恩怨,有了錢都能解決。
本文通篇慨嘆錢之神威,把金錢的消極的一面,致人腐敗墮落的一面寫得淋漓痛快,入木三分。此文為作者針對時弊而發,故不可能全面論述錢幣的職能。在語言形式上,這是一篇早期的駢體文,以四字句為主,間有六字、三字句,語言流暢、用典甚少,沒有南朝駢文語言空泛,典故堆砌的陋習。但在結構條理方面稍欠清晰,某些內容有重復現象。雖如此,也只是白璧微瑕,仍不失為駢文中之佳作。
上一篇:詩詞·散曲《金縷衣》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散文賦《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