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內(今河南省洛陽市)人。早年家貧。十五歲明經及第。唐憲宗時任右拾遺、監察御史等職。穆宗時一度出任宰相。文宗時任武昌軍節度使,暴疾卒于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稱“元白”。有《元氏長慶集》。
這首詩寫的是白頭宮女的痛苦遭遇,代宮女傾訴了不盡的哀怨之情。
白居易寫過《上陽白發人》詩,“上陽白發人”就是“白頭宮女”。這些宮女在天寶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里一閉就是四十多年, 白發滿頭,煞是可憐。元稹的《行宮》,以短短的二十個字,概括了宮女一生的辛酸。
“寥落古行宮”:“寥落”,空虛、冷落。“行宮”,皇帝出行時暫住的宮殿。這首句,指明地點。這古老的行宮,從“寥落”的環境中,讓人們看出了它活象一座人間牢籠。這里沒有弦管笙琶之聲,沒有喧歌起舞之娛,一切都顯得那么沉寂!第二句“宮花寂寞紅”,指明季節。宮中紅花盛開,春意融融,但好景無人觀賞,則更增添了“寥落”的氣氛。花事正旺,卻不顯繁華,那分外給人們以蕭索的印象。第三句“白頭宮女在”,點破了宮怨之意。這些宮女年少時色貌如花,被選美入宮后,悲涼地度過了朝朝暮暮的生涯,如今竟成了“白頭人”, 豈不令人可嘆!而在宮中紅花的映襯下,她們青春的消逝,越發叫人感到可悲!最后一句“閑坐說玄宗”,刨根露底,使人豁然大白,才知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宮女,進宮于玄宗天寶末年。由于長期幽閉深宮,連時代歲月的變化也不了解,在無聊之中,閑談的依然是幾十年前的舊事,可謂凄絕!
全詩寫得十分簡煉,意味卻雋永深長。這正如宋·洪邁所稱道的:“語少意足,有無窮之味”(《容齋隨筆》卷二)。元稹寫此詩,固然是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忍,表示了對宮女命運的同情,另外還隱寓著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
上一篇:《花非花·白居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行路難·李白》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