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王安石·讀《孟嘗君傳》①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②。
嗟乎! 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③,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
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釋】 ①孟嘗君: 戰國時代齊國貴族田文的封號,曾任齊相。②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 《史記·孟嘗君列傳》中有記載: 孟嘗君在秦國被囚禁,秦昭王想殺他。于是孟嘗君請自己的士去求助秦昭王的寵姬,寵姬想要一件狐白裘,自己的士有善狗盜者,就從王庫中偷竊了一件狐白裘獻給寵姬。秦昭王釋放了孟嘗君。孟嘗君就急忙離開秦國,但途經函谷關時,正逢夜半。按照出關規定,必須雞鳴后才開關門。這時秦昭王已悔,派兵前來追捕孟嘗君。孟嘗君心急如焚,自己的士有善仿雞鳴者,于是這一叫而使守關的士兵都以為是真正的雞叫了,馬上打開關門。孟嘗君才得以出關脫難。③擅 (shan): 獨攬,擁有,據有。宜: 應當,當然。南面: 古代皇帝的座位是向南面的。此處用來泛指皇帝。
【譯文】 世人都稱贊孟嘗君能夠得到士人,士人因此歸附他,他終于依靠士人的力量,從虎豹似的秦國脫險。
唉! 孟嘗君不過是雞鳴狗盜的頭目罷了,哪里能夠說是得到士人呢?要不是這樣,他擁有齊國的強大國力,只要得到一個士人,應當可以去南面制服秦國,還要用什么雞鳴狗盜的力量呢?
雞鳴狗盜之流出現在他的門下,這就是士人不到那里的緣故啊!
【鑒賞】 這篇“讀后感”字少而抑揚吞吐,曲盡其妙。全文有四個層次。第一層,開宗明義地提出論題: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毕葮淞⑵稹鞍凶印?,下文則針對這個“靶子”一一加以反駁?!班岛酰蠂L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這是本文的第二層,作者亮明自己的觀點,駁倒“孟嘗君能得士” 的說法。“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這是本文的第三層,作者以假設和反問的手法駁倒“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薄半u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這是本文的第四層,作者批駁了 “士以故歸之” 的論調,著重指出真正的士是決不會投靠孟嘗君的門下的。這篇文章從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氣魄和自負的情緒。
此文很有創見,古人評價頗高,例如,說它“尺幅千里”,“語語轉,筆筆緊,千秋絕調。”還說它“寥寥數言,而文勢如懸崖斷壁,于此見介甫筆力?!?
上一篇:《古文觀止·姚鼐·讀《孫子》》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宋金元文·王安石·讀《孟嘗君傳》》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