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泛槎》|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唐·趙璘《因話錄》卷五:“《漢書》載張騫窮河源,言其奉使之遠,實無天河之說。惟張茂先《博物志》說(略。見“星槎”條。)今成都嚴真觀有一石,俗呼為支機石,皆云:當時君平留之。寶歷中,余下第還家,于京洛途中,逢官差遞夫舁張騫槎。先在東都禁中,今準詔索有司取進,不知是何物也。前輩詩往往有用張騫槎者,相襲謬誤矣,縱出雜書,亦不足據。”歷來都以為“張騫泛槎”事見《荊楚歲時記》,但今本無。《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史部·地理類》錄《荊楚歲時記》一卷,并說:“然周密《癸辛雜識》引張騫乘槎至天河見織女,得支機石事,云出《荊楚歲時記》,今本無之。”參“星槎”條。
【釋義】《漢書》載張騫窮河源,而《博物志》又記有泛槎天河之事,后人因而有張騫泛槎之傳說。元人散曲常以張騫槎比喻遠游。
【例句】①嘆子牙渭水垂釣,勝潘岳河陽種花,笑張騫河漢乘槎。(孛羅御史套曲〔南呂·一枝花〕《辭官》[梁州])作者反用“張騫乘槎”典故,以表達自己辭官回家的喜悅。“張騫”典故在此是指為功名而遠去他鄉。②范蠡歸舟,張騫游興。(劉時中[中呂·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作者比喻自己與友人泛舟洞庭湖似入仙境,好像當年張騫泛槎天河一般。③他便以莽張騫天上浮槎,可原來不曾到黃泉下。(馬致遠雜劇《江州司馬青衫淚》第四折[快活三])裴興奴把白樂天在江州泛舟比喻為張騫天上泛槎。④趕王生柳外蘭舟,似盼張騫天上浮槎。(鄭光祖雜劇《迷青瑣倩女離魂》第二折[紫花兒序])倩女魂追王生船,心中焦急,因而夸大其難處——像追張騫泛槎。⑤我不比那漢張騫,泛浮槎探九曜星臺。(劉君錫雜劇《龐居士誤放來生債》第三折[紫花兒序])龐居士將家財裝在船上,要把這些財產沉海。他說自己泛舟與別人不同,不像張騫是為了上天探星臺。⑥流落似守汨羅獨醒屈原,飄零似浮泛槎沒興張騫。(王伯成雜劇《李太白貶夜郎》第四折[折桂令])李白貶夜郎,以張騫泛槎時的孤寂比喻自己的心情。
上一篇:元曲典故《張良辭漢》|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張鼎智量》|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