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翁同龢2
(同治五年丙寅正月)初六日3。晚訪李蘭生4,知上于明日至書齋5,并聞上除夕誤食金錢一枚,三日始下。宮中舊例,煮餑餑中置金如意等6,以取吉利,北方風俗皆然,然亦殊鄙俗。《周禮》于飲食服御7,纖屑畢詳8,大哉圣人之規(guī)畫也。是日地潤,陰。午后無風,而黃沙漠漠9。
1后人為翁同龢的日記所取的名稱。 2翁同龢(he)(1830-1904):字叔平,同治、光緒兩朝為皇帝師傅。謚號文恭。3同治五年:1866年。同治,清穆宗年號。4李蘭生:即李鴻藻,與翁同龢同為穆宗的師傅。5上:指穆宗。6餑餑(bo bo):糕餅之類,此指餃子。7《周禮》:古書名,又名《周官》,搜集周朝官制和戰(zhàn)國時各國制度,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服御:服飾車馬。8纖屑畢詳:細小瑣屑之事講得都很詳盡。9漠漠:滿布。
【析點】 所記同治皇帝“除夕誤食金錢一枚”之事,實為清代宮廷一大軼聞趣事。當時皇帝載淳剛剛十一歲,出此趣事毫不為怪。但既身為皇上,且金錢又“三日始下”,使人不難想見清官中這個“年”大約是不會過得太消停的。幸而“煮餑餑中置金如意等”是“宮中舊例”,幸而是用以“取吉利”的,否則不知將有多少人會因此命喪黃泉,翁同龢以此“北方風俗”為“鄙俗”,顯出他皇帝師傅的身份。以下稱頌《周禮》中“圣人之規(guī)畫”“大哉”,實乃進一步指責過年餃子包金銀為“鄙俗”,不合古制。末尾記當日天氣,這是一般日記不可或缺的習見內(nèi)容,但“地潤”點出北方早春氣息,“無風而黃沙漠漠”則是都城北京春日慣常季候特點,生活氣息頗濃。
上一篇:《羆說》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耍耗子 耍猴兒 耍茍利子 跑旱船》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