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
竹枝詞二首
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其二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洛陽人。德宗貞元九年(793年)中進士。先后授官太子校書、徐州掌書記、京兆渭南主簿、監察御史、分司東都、檢校禮部尚書等職。因與柳宗元一樣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新政改革,多次遭到貶謫。劉禹錫詩、文俱佳,與柳宗元并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并稱“劉白”。其詩雄渾爽朗,語言簡練明快,音韻和諧響亮,具有比較廣博的歷史內容與哲理性。著有《劉夢得文集》40卷,收有遺詩407首。
題解 “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為四川東部一帶的民歌。竹枝詞以吟詠風土為其主要特色,對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劉禹錫于穆宗長慶二年(822年)正月至長慶四年(824年)夏,曾任川東夔州(今重慶市奉節一帶)刺史。其間作《竹枝詞》兩組,這是其中一組的二首。
簡析 兩首《竹枝詞》,一描寫青年男女初戀,少女在春光明媚的季節里,坐在江邊,聽到江上傳來情郎的歌聲,自然內心波動,她的心忽陰忽晴、時喜時憂。一以瞿塘峽中的水險路難比喻政治生活的難料和人心難測,當是作者對自己屢遭貶謫的感慨。
上一篇:劉希夷《江南曲(八首選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劉秩《過蕪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