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張大復1
一鳩呼雨2,修篁靜立3。茗碗時供,野芳暗度,又有兩鳥咿嚶林外4,均節天成5。童子倚爐觸屏,忽鼾忽止。念既虛閑6,室復幽曠,無事坐此,長如小年7。
1張大復(1554-1630):字元長,號病居士,晚明文學家,有《梅花草堂筆談》等。2鳩:鸤鳩,又稱斑鳩,俗稱布谷鳥。3修篁:長竹。4咿嚶:鳥鳴聲。5均:中國古代樂器的調律器。節:一種民族古樂器,竹制,拍之成聲。6念:指內心。虛閑:虛靜閑淡。7小年:形容一日之長。
【析點】 這則小品,風格幽遠疏淡,極富韻致。起筆便不俗:“一鳩呼雨,修篁靜立”以白描手法寫室外之景,動靜有致,突出的卻是一“靜”字,頗有王籍“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若耶溪》)的意蘊。轉筆室內,以閑淡為意,則茶香花香,更聽林外好鳥相鳴。野芳妙在“暗度”,似有似無,如絲如縷;鳥鳴妙在“天成”,咿嚶成韻,如均如節。環顧四周,稚氣未脫的小書僮肩倚香爐,頭靠畫屏,“忽鼾忽止”,憨態可掬。至此,我們不難體會主人的生活是何等閑適、清寂。最后四句,又與文題相合,抒發閑居獨坐的情韻。“念既虛閑,室復幽曠”與陶潛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可謂異曲同調,心中無牽念,自然更能領悟一室內外的清幽野趣,“無事坐此”,便覺時日悠然恬淡,長如小年。正是宋人唐庚所謂:“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醉眼詩》)。
本篇不過五十余字,卻筆借目傳,寫得極有層次感,先室外,后室內,再作結。寫修篁則動靜結合,寫花鳥則虛實相生,寫人事則閑適多趣。作者的形象亦被淡化,融入一室內外清幽寂靜的氛圍中,走出氛圍,亦不過一句“無事坐此,長如小年”,俱是說不盡的淡然
上一篇:《正午牡丹》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水明廊》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