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樓鑰2
(乾道六年正月)十日辛酉3,晴。四更車行五十里4,新樂縣早食5。又行七十里,宿真定府6。道傍老嫗三四輩指曰7:“此我大宋人也。我輩只見得這一次在8,死也甘心!”因相與泣下。
1《北行日錄》是樓鑰隨舅父汪猷出使金國時所記日記,時為1169至1170年。2樓鑰(1137-1213):字大防,南宋大臣。3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乾道:宋孝宗年號。十日辛酉:即初十,古以干支紀日,初十為辛酉日。4四更:約午夜兩三點。5新樂縣:即今河北省新樂市。6真定府:即今河北省正定縣。7老嫗(yu):老婦人。8在:宋時口語中的語尾助詞,無義。
【析點】 樓鑰出使金國時,中原地區已被金人統治四十幾個年頭,北方遺民望眼欲穿地盼望宋朝軍隊收復北方失地,然而年復一年,希望落空,因而即使能見到代表大宋朝廷的使者,對他們的故國之思也是一種安慰。樓鑰正是根據自己的身歷親聞,通過道旁老嫗的群像,表現了北方人民的這種情感。
日記本是逐日記述親歷親聞,所思所感的文字,身之所至,情之所及,筆即隨之而記,較之一般文章更顯天然之態,質實之氣。這則日記用白描筆法寫所見的“三四輩”“道旁老嫗”:邊說話邊用手指點,這是老婦人的典型動作;說話間又禁不住抽泣,這是老婦人的典型表現;“死也甘心”的話是老婦人的典型語言。而作者連她們說話時的口氣也沒有忽略,一句“見得一次在”,再現了宋人的口語。作者是在寫日記,本意不在塑造人物,但作為遺民的老嫗群像呼之欲出;作者的用心也并非有意感懷時政,所以沒發一句議論,沒抒一句感慨,但他渴望收復北方失地的愛國憂民之情早已在筆端自然流溢而出了。
上一篇:《北游錄一則》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半日閑》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