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趙佶·宴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
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①,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②。新樣靚妝③,艷溢香融④,羞殺蕊珠宮女⑤。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 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⑥,者雙燕⑦,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怎不思量? 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⑧,和夢也新來不做⑨。
【鑒賞】 此詞一題為 “北行見杏花”,當為徽宗父子為金人所擄途中,作者觸景生情,感時傷懷所作。作品凄婉哀怨,充分傳達出抒情主人公作為一國之君不幸淪為囚徒的痛苦。前人多將此詞與南唐后主李煜的那些幽恨凄絕的作品相較而論。作品中 “天遙地遠” 和 “和夢也新來不做” 的句子所抒發的愁緒與后主“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的感慨一脈相承,堪稱絕唱。
上闋即景生情,抒寫杏花的盛開和凋零。首句以兩個恰切的譬喻狀寫杏花冷艷的色彩質感。“冰綃”、“胭脂” 與 “輕疊”、“淡著” 搭配,傳神描寫出杏花的不凡之美。第二句以擬人手法,寫出杏花的美艷程度: “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杏花的神韻、氣質生動凸現。通常喻人美貌,曰 “羞花閉月”、“沉魚落雁”。此處以 “羞殺蕊珠宮女” 狀寫杏花之美,別致奇絕。作品構思的奇艷之處在接下來的兩個句子得以實現。第三句,作者情緒突轉,從對杏花的贊嘆一變而為對杏花命運的哀嘆: 本身已極易凋零,再加上 “無情風雨” 的擊打與摧殘。自然而然地,作者融情于景,達到物我無間的抒情境界: 愁苦、凄涼,既為杏花更為詞人自己。上闋末句既是對杏花感情的升華,也是下闋抒發去國之痛的鋪墊與過渡。
下闋層層深入抒寫離愁別恨。詞人不幸離開故國,別怨無數,卻無法寄托和傳達。燕雖南飛,難懂人心。身陷囹圄,故國故宮連同過去美好的一切離自己已是越來越遙遠——“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直如后主詞句所寫: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只剩下夢中思念與懷想,甚至渺茫得 “夢也新來不做”,痛得麻木了,這是何等凄絕哀傷!
上一篇:《袁去華·安公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镃·宴山亭》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