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馮夢龍2
有貴人游僧舍,酒酣,誦唐人詩云3:“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4。”僧聞而笑之。貴人問僧何笑。僧曰:“尊官得半日閑,老僧卻忙了三日?!?/font>
1本文是《古今譚概》中的一則。2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輯有話本集“三言”,并有筆記《古今譚概》等。3唐人:指唐代詩人李涉。4“因過”二句出自《題鶴林寺僧舍》。
【析點 】 倘若說,這位“貴人”“游僧舍”、飲酒、誦詩是悠閑、風雅之舉,那么,他“酒酣”之后漫誦李涉的詩句“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其自得、自滿的心態已活靈活現?!吧劧χ?,僧是怎樣一種笑容? “貴人”的醉眼似難以辨識。他或許希望僧人為他湊趣、助興,贊許他的瀟灑、超脫。卻不料誠樸的老僧道出笑的天機,原來“貴人”的“半日閑”實來自“老僧”的“三日忙”。想來,“老僧”之“笑”定是一種苦笑,一種嘲笑。“貴人”不懂僧人的“笑”,并非醉眼而然,而是社會階層之等級相殊造成的隔膜罷了。作者的筆墨不僅形象、簡潔,同時,筆鋒之銳,可謂入木三分。他以智慧與膽識熔鑄了小品的幽默,在博得讀者一笑之后令讀者驚醒。而這驚醒,正緣于作者對封建社會矛盾的深刻揭示。小品中社會現象的真實,構成了幽默的生命力。
上一篇:《北行日錄一則》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賣油翁》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