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賞析]
天授二年(691年)冬天,武則天忽然游興大發,要游上苑。但上苑一片白雪,樹木凋零。這時有位大臣出主意,讓武則天下一道圣旨令百花于次日齊放,武則天就寫了這首詩。寫完后,命人在苑中焚燒,以報知花神。詩的題目寫明皇帝發布命令,將于臘日駕臨上苑游玩?!芭D日”指農歷十二月八日。古代獵取禽獸于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為臘日?!霸t”為皇帝發布的命令?!靶摇敝富实垴{臨?!吧显贰睘樯狭衷返暮喎Q,是皇帝游玩、打獵的園林。
前兩句詩寫明下詔原因: 因為皇帝明天要到上林苑游玩,所以火速報告花神。后兩句詩寫明下詔內容: 花兒必須在當夜開放,不要等明日早晨被風吹開。四句詩簡單明確,語氣斬釘截鐵,毫無回旋余地。“火急”、“須”、“莫待”等詞在句中接連出現,表現了皇帝的口吻。詩中充滿了豪邁的氣勢,激蕩著一種不可違抗的巨大力量,洋溢著女皇主宰一切的磅礴氣概。這既反映了武則天剛強、自信的性格,又從中表現了盛唐氣象,也透露了封建帝王為所欲為、專制獨裁的淫威。
傳說此詔下后,第二天一早,上林苑中百花齊開,映著茫茫白雪,煞是好看。武則天大喜。這時侍從報告單有牡丹未開,女皇轉喜為怒,命令用火燒牡丹,以示懲罰,但牡丹燒焦了也不開。武則天下令,將抗旨的牡丹移出上苑,貶往洛陽。此后,洛陽的牡丹獨盛,連那燒焦了的牡丹也成了新品種·焦骨牡丹。
這則故事富有神話色彩。有人說這是武則天托術以移唐祚。因冬日花開,“百官咸服其異”。
上一篇:漢武帝·劉徹《秋風辭》
下一篇:宋文帝·劉義隆《自君之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