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庠·鷓鴣天》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楓落河梁野水秋。淡煙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天杳杳,路悠悠。鈿箏歌扇等閑休。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這雖然是一首寫離人征途上感受的詞,但卻暗含思念意中人之意。和其他詞人的詞不同之處,是本詞不僅寫了離愁別恨,而且把旅途上的苦辛也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比起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來,在情感上顯得深沉得多。
開頭兩句寫景。“楓落”一句,河梁是河橋,野水指郊原上的河,句中“秋”字點出時令。時已深秋,詞人眼前的楓葉已經(jīng)凋落,一派蕭瑟景象,再沒有“霜葉紅于二月花”似的艷麗了。橋下的河水已呈現(xiàn)出秋的特點來。雖然詞人并沒有對“野水”作具體描繪,但是一個“秋”字,就留給人們充分的想象余地。宋玉《九辯》里寫秋水是“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是說水消退了,澄清而且平靜了。歐陽修說秋冬之際的河水是“水落石出”(《醉翁亭記》)。詞人筆下的“野水秋”三字,大概也是如以上所說吧! 第二句“淡煙衰草接郊丘”,滿是枯黃野草的郊原,在一層煙霧的籠罩下,一直向遠方伸展而去,與天邊處的山丘接連在一起。“淡煙”一詞已暗示,此時刻已是夕陽殘照的黃昏了。這兩句詞展示給我們的是一幅蒼涼而寥廓的深秋景物圖。詞人融情入景,有意地選取了落木衰草、寒水淡煙,荒原遠丘等具有特點的事物,加以渲染,旨在于表現(xiàn)出旅途上“行人”思念意中人的內(nèi)心悲涼。同時也揭示出客途的千辛萬苦。
第三、四句“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詞人一路風塵,滿懷愁緒,終于投宿于荒村的小客店里。小塢,指地勢四周高中間凹的地方。黃茅店,指用黃茅草蓋房的客店。以酒澆愁,這是自然的事,于是詞人進入了夢鄉(xiāng)。夢中來到大城市里的一座高樓上,樓的四周滿是楓樹的紅葉。“高城”本指高聳的城墻,這里代指大城市,秦觀《虞美人》詞中“高城望斷塵如霧”之“高城”即此義。“赤葉樓”即紅葉樓,想必是因平仄律的需要而改易為“赤”字。唐詩人韓偓在《效崔國輔體四首》里有句“雨后碧苔院,霜來紅葉樓”,其“紅葉樓”指楓槭類紅葉樹環(huán)繞著的樓。正如范仲淹《蘇幕遮》里“明月樓高休獨倚”中的“明月樓”,亦非樓名,而是指明月下的樓。此句的“赤葉樓”即是韓詩里的“紅葉樓”。“倚”,本義是斜靠著,這里有流連義。“赤葉樓”是何去處? 為什么讓詞人如此魂牽夢繞呢? 從下片的“鈿箏歌扇等閑休”這句詞里,可以得到答案。原來赤葉樓里的主人便是善于“鈿箏歌扇”的青樓妓女。晏幾道有此類內(nèi)容的詞作,清人龔自珍在一首《浪淘沙·寫夢》里,對夢中流連楚館秦樓做了描繪:“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可以成為此句的參照。《詞品》評此二句曰:“佳句也”。這不僅是因為聲律諧婉,對仗工整,都富有美感,而且此二句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客途中的“醉眠小塢黃茅店”是實,醉鄉(xiāng)里的“夢倚高城赤葉樓”是虛,虛的是溫馨之去處,實的是荒僻簡陋之所在,二者對比強烈,相互映襯,人的愁腸百轉便可想而知了。
下片。“天杳杳,路悠悠”,“杳杳”是遙遠的意思,“悠悠”是漫長的意思,天是這樣遠,路是這樣長,艱苦的旅途生活何日是個終極呢! 而且與意中人的隔離也越來越遠了,恐怕是相見無期了。“鈿箏歌扇等閑休”,鈿箏是嵌有金飾的箏,指樂器的演奏,歌扇指歌舞,晏幾道詞有句“鈿箏曾醉西樓,朱弦玉指梁州”(《清平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鷓鴣天》),“等閑”一詞可作無端解。旅途中的千辛萬苦,與意中人分袂的離愁別緒,以及對往日幽歡佳會,淺斟低唱生活的依戀,詞人有些悔意了,感到“鈿箏歌扇”生活結束得太輕易了。蘇軾曾嘆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水調歌頭》)。詞人大概也推己及人,所以發(fā)出了“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的感慨。灞橋是古人送別的地方,位置在長安城東南。古人在灞橋送別時有折柳的習慣,故劉禹錫有詩曰: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楊柳詞》)。楊柳恨指離別恨,這里把楊柳擬人化了。年年恨是謂人間別離之恨年年有之。 “鴛浦芙蓉葉葉愁”句乃括他人詩句而成。 唐代趙嘏詩云:“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長安晚秋》)賀鑄《芳心苦》)寫道:“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蓮心苦”。鴛浦即是鴛鴦別浦,芙蓉即荷花。何以愁? 大抵是因為“紅衣脫盡”吧。詞人以“鴛浦芙蓉愁”句寫美人的自傷遲暮,而又以“葉葉”表示人之多,愁之深也。在詞人看來,人世間最苦的莫過于生離死別與美人遲暮的感傷了。
上一篇:《賀鑄·鷓鴣天》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致遠·〔中呂〕紅繡鞋》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