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舒位·白苗》原文賞析
折得蘆笙和竹枝,深山酬唱妹相思。蠟花染袖春寒薄,坐到懷中月墮時。
春天的傍晚,勞動了一天的苗族青年和往常一樣,去同情人約會。他們三三兩兩,走進深山,男的編蘆管為笙,女的手拿竹枝,一唱一答,傾訴著心中的情和愛,真摯感人的《妹相思》曲調在山林上空飄蕩。后來,他們一對對、一雙雙地攜手隱沒在樹林中……月亮似玉盤高掛在天上,瀟灑英俊的小伙子和美麗多情的姑娘幸福地依偎在一起,親昵細語。皎潔的月光下,姑娘身上蠟染的白底彩繪的衣服格外好看。月亮漸漸落下,寒意陣陣襲來,而熱戀中的青年男女還是那樣依依難舍……
這就是舒位的《白苗》詩給我們描繪的一幅少數民族的生活畫面。
詩于嘉慶二年在貴州時作。
首先,這首小詩充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和民族風情。詩中所寫當是作者親見親聞的苗家生活習俗。詩人自注云: “白苗之習,略同花苗。其服先用蠟繪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蠟,則花見焉。蘆笙者,編蘆管為笙,有簧。男女相會,吹以倚歌。歌曲有《妹相思》、《妹同庚》者,率淫奔私昵之詞,貴定、龍里皆有。衣尚白,故曰白苗。”可知,詩人對他所歌詠的對象是非常熟悉的了。但生活并不等于詩,詩歌藝術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我們看到,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具有典型特征和極富于情趣的鏡頭,予以放大和突出,并把它們一個個自然地銜接起來,成為一組少數民族生活的風情畫,給人以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苗族男女青年甜美的笑容、依偎的身影、青翠的竹枝及衣袖上鮮麗的彩繪宛然在目;蘆笙的吹奏和著動人的歌聲仿佛可聞……題材之新穎,形象之生動,色彩之鮮明,意境之優美,生活氣息之濃厚,在同時代的眾多詩作中也是不多見的。
其次是語言清新、明快而鮮麗,具有民歌風味。全詩二十八字,不尚雕飾,信手拈來,明白曉暢,渾然天成,尤其是“折得”、“坐到”等句,更似口語。然此本色語,正是詩家妙語,它清新自然、親切有味、沁人心脾,耐人咀嚼。“蠟花染袖”句于平淡中見工麗,達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境界;“坐到懷中月墮時,”則相當傳神地表現了苗族青年談情說愛時的眷戀情態,真是形神俱現,余韻悠長。全詩雖然是信手拈來之句,卻不覺意淺境拙,而是詩中有畫,意深境新;詩中對苗家青年男女真摯、熱烈的愛情生活表達得那樣有聲有色,婉曲細致,使人在動態的畫面中馳騁想象,久久回味,正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作者用經過精心提煉的民間口語表現少數民族風情,可謂本乎性情,發自天籟,使詩歌的形式與內容極其和諧地融為一體,標志著舒位詩歌藝術風格多樣化的一個側面。
上一篇:古詩《宗臣·登云門諸山》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高旭·盼捷》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