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永遇樂(明月如霜)》
公舊注云: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一云:徐州夢覺北登燕子樓①作。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②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③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④夜景,為余浩嘆。
【注釋】
①燕子樓:傳說中唐代張建封侍妾關盼盼居處。張建封死后,盼盼感念舊情,獨居是樓十余年。白居易有《燕子樓三首》并序述其事。元豐元年(1078)十月,蘇軾守徐州作此詞。
②紞如:擊鼓聲。《晉書·鄧攸傳》:“統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
③夢云:宋玉《高唐賦》謂楚王游高唐之觀,夢見巫山神女,神女自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此借指夢見盼盼。
④黃樓:蘇軾在彭城改建的東門城樓。
【評點】
張炎《詞源》:詞用事最難,要體認著題,融化不澀。如東坡《永遇樂》云:“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用張建封事。
程洪《詞潔》:“野云孤飛,去留無跡”,石帚之詞也。此詞亦不愧此品目。僅嘆賞“燕子樓空”十三字者,猶屬附會淺夫。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詞有古詩同妙者……“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平生少年之篇也。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公以“燕子樓空”三句語淮海,殆以示詠古之超宕,貴神情不貴跡象也。
夏敬觀《吷庵手批東坡詞》:東坡詞如春花散空,不著跡象,使柳技歌之,正如天風海濤之曲,中多幽咽怨斷之音,此其上乘也。……東坡《永遇樂》詞云:“如三鼓……覺來小園行遍”。此數語,可作東坡自道圣處。
上一篇: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清照《永遇樂(落日金)》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