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禪意》中外哲理詩賞析
當你沉默地離去
說過的或沒說過的話
都已忘記
我將我的哭泣也夾在
書頁里好像
我們年輕時的那幾朵茉莉
也許會在多年后的
一個黃昏里
從偶然翻開的扉頁中落下
再沒有芳香再無聲息
窗外那時也許
會正落著細細的細細的雨
讀席慕蓉的某些詩,我總感到詩人是生活在現(xiàn)實與夢想之間的,有些感情是超現(xiàn)實的。正如蘇軾的詩句所寫的那樣:“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參禪悟道于詩,使詩與禪相通豈不妙哉!以禪喻詩, 自古有之,如《滄浪詩話》中說:“大抵禪道唯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禪不僅是一種宗教觀念,它還是一種哲學觀念,一種美學觀念。
讓我們來賞析一下《禪意》這首詩吧:
“當你沉默地離去”,說明愛情已在無言之中分手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令人傷心難解。“說過的”,可能是指海誓山盟之類的話,“沒說過的話”可能是指眉目間所傳遞的情意之類的表情。總之,他曾愛過她,而今時過境遷,卻“都已忘記”,他離她而去。“哭泣”是指心靈的哭泣,言失去愛情的痛苦。“把哭泣夾在書頁里”,這寫法很新鮮,是說痛苦難以排遣,想象把它物化而夾在書頁里,這樣做好像能減輕它的負擔。書中還夾有“年輕時他送給她的幾朵茉莉”,送幾朵茉莉,是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她很珍惜,于是夾進她的書中。而今睹物傷情,不免感觸萬千,甜蜜而又痛苦。書中既夾有茉莉,又夾有哭泣,愛情的悲歡就一起涌上了心頭。這樣的描寫,類似屠格涅夫在《羅亭》中所描寫的少女娜塔莎失戀時的心態(tài):“娜塔莎第一次感到了痛苦,這第一次痛苦也正像那第一次愛情一樣,它是不會再重復的了,感謝上帝!”
詩的第二段寫的是一種對未來的假設, 只是一種想象而已,所以用“也許會在多年后”來表示。設想是在一個黃昏里,從偶然翻開的書之扉頁中,落下了那幾朵早已干枯了的茉莉,芳香早已消失,“哭泣”也早已沒有聲息,意思是說對愛情該是淡漠忘記了吧?可是畢竟難忘啊!窗外此時正落著細細的細細的雨,使人不禁倍感凄涼和寂寞,勾起了多少懷舊的憂郁。茉莉花雖已枯萎,卻枯萎不了花一般的愛情。由此可見詩人那一往情深的性格。
這首詩以景結情,類似古典詩歌的意境,這里描寫的情景和李清照在《聲聲慢》結尾處所描寫的情景是何等相似啊!“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都是以景烘托情而使情更感人。
越是令人傷感的愛情,就越加令人難忘,這是為什么,難于說清呀,大約這里有“禪意”所在吧?凝神觀照,深思冥想,就是禪的思維方式。寫詩渾似學參禪,妙處常在懸念處,如果能對這首詩心慧圓融,就能逐步體會到詩的禪思意味了。
上一篇:《默里克·祈禱》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杜甫·秋野》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