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謝覺哉·自洪湖脫險抵上海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百日難已過,百日后如何?①
黃浦翻寒浪,洪湖惜逝波。②
熱血漫天灑,愁云匝地峨。③
此心猶耿耿,未惜鬢毛皤。④
【注釋】 ①百日:指謝覺哉在洪湖蘇區從被俘到脫險的一百天。②翻寒浪: 以寒冷的波浪來借指當時上海的白色恐怖。惜逝波: 以逝去的水波來借指被國民黨軍隊占領的洪湖蘇區昔日紅火的生活。③熱血: 指革命志士的犧牲。匝地: 環繞大地。峨: 高聳。④鬢毛皤 (po): 鬢發斑白。
【鑒賞】 關于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謝覺哉有一條原注加以說明: “1932年12月31日,我由洪湖蘇區脫險抵上海。計從被俘到脫險恰一百日。終日危坐,作詩自遣,默記于心。到上海錄出來,名《百日草》,放在一位朋友家里,后找不到了。只記得最后一首,即到黃浦江上岸時作的。”作者于1931年秋天離開上海來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先后擔任湘鄂西中央分局文化部副部長、湘鄂西省委秘書長、黨校教務長,同時主編湘鄂西政府機關報《工農日報》。“九·一八”事變發生后,國民黨不但不積極爭取收復東北三省,卻在1932年6月集結十五萬兵力進攻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當地紅軍主力被迫離開根據地。到九月間,國民黨軍隊又進攻洪湖蘇區,謝覺哉就是在這次戰斗中被俘的。后經地下黨組織的營救,才于這年的年底脫險抵達上海。可惜他在危難中所寫的一百首詩都失落了,只存留下選錄的這首,是他安抵上海時的感慨萬千之作。
詩的首聯 “百日難已過,百日后如何?” 即充滿了感慨: 百日的劫難終于過去了,今后的情況會是怎樣的呢?這既是對自己苦難的經歷,對自己的生活和命運的感慨,更主要的是對革命所經歷的曲折,對革命前途的擔憂。因此下面兩聯就描述了革命所遭受的挫折及革命者英勇犧牲的精神。“黃浦翻寒浪”,說明了敵人氣勢的猖獗,“洪湖惜逝波”,則表明革命受到了暫時的挫折,昔日根據地紅火的日子已經暫時成了過去的回憶。“熱血漫天灑”,說明革命者勇于拋頭顱、灑熱血去爭取革命的勝利。“愁云匝地峨”,表明在革命暫時處于低潮,外部強敵日本侵略者步步進逼的形勢下,作者以及全國人民的憂愁是何等的厚重。但是,盡管形勢如此嚴酷,作者并沒有悲觀頹喪。他在詩作的最后一聯,盡情地抒發了自己為革命獻身的豪情壯志: “此心猶耿耿”,一個 “猶”字,表明自己并沒有被危難所嚇倒、所壓伏,依然對革命耿耿忠心。“未惜鬢毛皤”,表達了為革命獻身的堅強決心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五言律詩比七言律詩更加要求語言的精練和容量的博大。作者為革命擔憂、為革命獻身的寬廣博大的革命胸懷,被凝縮在短短的八句詩四十個字里,字句雖然精簡短小,而精神氣勢卻宏大撼人。而且詩句并不因此詰屈聱牙,而是平易而酣暢,充滿了感人的力量。
文章作者:胡熙績
上一篇:愛國詩詞《鐘明光·自挽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沈鈞儒·自由》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