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賢難得,故景仰明達君子
原典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譯釋
人在年輕的時候,精神性情都還沒有定型,和那些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處,往往容易受到他們的熏漬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舉一動,即使無心去學習,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就容易和他們相似。何況操守德行和本領技能,是更易于學習的東西呢?因此,和善人相處,就像進入養育芝蘭的花房,時間一久身上的味道自然就芬芳;和惡人相處,就如同進入賣鮑魚的店鋪,時間一久自己也變得腥臭起來。
解讀
從優秀者身上汲取好的養分
孔子曾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我們要多見賢思齊,因為賢者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東西,而看到那些不賢的人呢?要經常自省,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這些不賢的人的缺點,如果有,就立刻改掉。
在日常生活中,選擇和什么樣的人接觸是很重要的。正如《顏氏家訓》的《慕賢》篇開篇談到的那樣:“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多與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接觸,時間長了,不知不覺中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而經常與那些品德惡劣、不學無術的人在一起,“久而自臭也”。
可能有人會說,環境對人的影響并沒有那么深遠,其實不然。我們每個人都要成長,都想獲得更多的優質資源,而要想獲得那么多的優質資源,僅憑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要學會依賴周圍的圈子。
有這樣一個哲理故事。
父親和兒子來到一個魚塘邊釣魚。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父親釣到了很多條大魚,而兒子卻一無所獲。
看到父親滿載而歸,兒子有些失落,便向父親抱怨自己的漁具。父親看看漁具,笑了,因為兩人使用的漁具沒有任何分別。父親見他滿臉不快的樣子,便向他傳授釣魚的秘訣。
父親說:“釣魚前要先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只有做好了準備,才能釣到很多魚。”
父親將魚鉤準確而且有力地拋向水面,然后坐下來看著魚塘說:“釣魚也靠運氣,這里面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我們做好了準備,接下來只能看天意了。但是釣魚肯定是有一定技巧的,你越是精通如何釣魚,你釣到大魚的概率就越大。
“釣魚首先要考慮的是對水域的選擇。如果你想釣鯉魚或者鯽魚,那么必須在淡水區域,比如在魚塘、水庫,或者在一條水勢平緩的小河邊。如果你想釣鯨魚,那么就要駕著漁船進入深海,要做好面對驚濤駭浪的準備。
“其次,同一區域有大魚,也有小魚,因此,選擇池塘變得十分重要了。我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池塘釣魚,是經過反復思考的,而你則是完全盲目的。這樣有什么區別呢?區別就在于我知道自己的選擇,而你是隨機的,這樣在機會來的時候我能夠抓住,而你卻不能。”
說著話,父親釣到一條大魚。
父親接著說:“釣魚的時候,選擇非常重要。如果你選錯了池塘,那還不如坐在花園長椅上曬太陽呢!如果我們在一片只有小魚的淺水區徘徊,我們又怎么能夠釣到大魚呢?要想釣到大魚,就要到大魚生活的水域去。”
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在有好水的地方才能釣到好魚,選擇好的環境至關重要!中國有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缺乏內涵修養的人在一起,慢慢地你也會變成一個渾身充滿低級趣味的人;和智者、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越來越勤于思考,越來越出眾。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要和什么樣的人接觸。
如果你想成為富有才德的人,那你就和才華品德卓著的人做朋友,久而久之,你會被他們熏陶得舉手投足之間都有高雅的氣質;如果你想成為快樂的人,你就和快樂的人做朋友,他會告訴你如何在亂糟糟的生活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做一個快樂的人。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為了培養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在劉禹錫的生活圈子中,他結交的都是一些有著高雅情操的鴻儒,所以,這才成就了一個有著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的詩人。
正如《顏氏家訓》的《慕賢》篇中所說:“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著名鋼琴家郎朗先生,兒時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為了培養郎朗的音樂才華,郎爸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帶他去學鋼琴,4歲時,郎爸帶他拜見了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9歲時,郎爸帶郎朗去中央音樂學院學琴,師從當時中央音樂學院的趙屏國教授。
為了讓郎朗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郎爸還經常帶他去參加國際比賽。12歲時,郎朗在德國的一次音樂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13歲,郎朗以公派的身份參加在日本舉辦的柴可夫斯基青年音樂家比賽,并在這項艱難的比賽中戰勝國際眾多好手,獲得金獎。后來,郎朗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美國著名的科蒂斯音樂學院。14歲,郎朗師從鋼琴大師格拉夫曼,學習鋼琴技藝。
倘若沒有這些藝術家的細心栽培,沒有這么好的音樂環境和氛圍,相信郎朗很難站在高高的榮譽臺上。雖然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天賦和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好的環境對個人未來的發展也是深有影響的,正是在名師的教誨和潛移默化中,郎朗的音樂才華才得以進一步施展和放大,最后他終于出現在了國際頂級比賽的鋼琴演奏舞臺上,成為了載譽世界的鋼琴大師。
“孟母三遷”的道理,相信大家也都聽過。孟母三遷,歸根結底也是為了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一個能夠親近高尚情操、遠離世俗污染的“芷蘭之室”。所以,在年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多結識一些有著良好操守德行和美好才華的君子,向他們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著豐富才學和高尚情操的人。
顏氏家訓精華
人在年輕的時候,要多接觸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相處久了,不知不覺間就會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我們要向身邊的賢德人士學習,向古代的賢者學習。
上一篇:《唯有勤學苦讀,才可自立于世》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士君子處世,貴能有益于物》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