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雄風》
【本書體例】
宮白羽著。16回,16萬字。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魯東太極丁朝威弟子袁振武,因師傅封劍閉門時越次傳宗,將本門衣缽傳給了師弟俞劍平,故心懷不滿,游蕩江湖,欲別訪絕藝。并改名袁承烈,得鷹爪王王奎點撥。后因胞兄遇害,袁氏變裝還鄉,殺家復仇,然后逃罪出關,浪跡塞外。
時塞外有一大豪,名韓天池,號快馬韓,擁有兩座牧場,一片山林,附開數座木炭窯,并以一身絕技名聞遼東,平時且能上通官府,下結英豪,聲勢浩大。韓家牧場放出去的馬群,走遍關東三省從沒有失過事。
一日,快馬韓正在牧場巡視,忽見前幾日剛跟三當家的吳泰來往吉林送馬的疤臉子陸老七打馬飛奔而回,言途中某夜被人盜走良馬十七匹,他日夜兼程趕回報信。快馬韓因此事關系重大,牽涉到自己在關東的威名與事業,故決定親自出馬去處理此事,牧場暫留二當家的、其拜把兄弟魏天佑掌管。快馬韓的獨生愛女、弓馬嫻熟的韓瑛韓昭弟姑娘亦留在家中。
不想,快馬韓剛走,袁承烈便來投奔。魏天佑與昭弟姑娘等因事出突兀、又無薦人,故尚舉棋不定,只好暫將袁氏收留。恰巧當夜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牧場丟失七匹好馬,而袁氏也蹤影皆無。魏天佑因身負重托,故連夜帶人追蹤查找。隨后,昭弟也帶人出來勘道,而且越走越遠,無意來到了匪窩商家堡。途中,他們得人指點,知道魏天佑等人也已身陷此處,故棄馬步行上山搭救。
原來魏氏等人追馬心切,無意中已深入商家堡地界,兼以眾匪無理,不留情面,故與商家堡四寨主周老疙瘩交手,斷其四指,自己也陷入群賊埋伏。正當魏天佑命懸頃刻之際,袁承烈挺身而出,慷慨陳詞,又經昭弟姑娘的一番周旋,方使眾人脫離了險境。但雙方約定,五日后,牧場仍需派人了結此事。而袁承烈則是于失馬之夜便發現了馬賊的行蹤,一路跟蹤,遂發現了馬賊侯二等人進了一座匪巢,折身而返時,又遇到了魏氏等人與商家堡發生沖突。
魏、袁、昭弟姑娘等一干人回到牧場,彼此盡釋前嫌,商議對策。從袁氏得到的情報看,這次失馬事件,乃出自快馬韓多年東伙、現已分開單干的茂記參場場主陰騭文葉茂的主使,由赤石嶺風子幫鎮山王刁虎手下人干的。葉茂早年做過快馬韓的管賬先生,后有私心,析財另立,卻不料每況愈下。他不憤快馬韓的興旺發達,遷怒于他,早有使壞之心。
當下,眾人計議停當。袁承烈又夜探赤石嶺,巧遇鷹爪王好友入云龍沙守紀,得諾援手商家堡一事。約期一到,魏袁二人率牧場人等赴商家堡“拜山”。兩下言語失和,動起手來。先還是切磋技藝、點到為止,見敗即收,后因魏天佑失手踢死商家堡二當家的蔡占江,雙方開始混戰。正當商家堡大當家的姚方清率人窮追牧場兵丁之際,忽見老巢火起,待到火速趕回,大寨已被夷為平地。縱火者即為沙守紀。雙方更結大仇。
后快馬韓回場,親自主動登門道歉,又允代修被燒房舍。后姚方清獨子被仇人架去,也仗快馬韓名帖得救,雙方關系方才緩解。飛豹子袁承烈因此大得快馬韓器重,許以愛女。后魏天佑患病年余,不治而終,袁氏又受提拔,成了快馬韓的助手,并協助制服了陰騭文葉茂等人。
宮白羽,是中國現代舊武俠小說的大家,出手不同凡響。
名“牧野雄風”,顧名思義,首先當寫“牧野”,然后自然要寫“雄風”。寫牧野之上,雄風四起;寫雄風掠過,牧野云煙。看白羽這部小說,名副其實,所言不虛。
《牧野雄風》與《十二金錢鏢》、《武林爭雄記》等書,故事、人物均上下連貫,一脈相承,袁振武(亦即本書的袁承烈)當仁不讓是核心人物。本書敘述的是袁氏浪跡江湖之際,在關東建功立業的故事。因此,關東,成了袁承烈縱橫捭闔的大背景。
有清一朝,關東作為塞外邊陲,胡地林莽,尚自千里洪荒,開發未逮,是故草原牧場,金戈鐵馬,自是關東遺跡,關東風格。小說緊緊抓住了當時關東之地的這一特點,大肆渲染、鋪張,把袁氏行蹤、袁氏作為,置于盤根錯節,錯蹤復雜的牧場林野、山寇蟊賊的明爭暗斗之中,利用爛熟于胸的有關牧場、江湖知識,雜以當時當地當行的語言習慣與切口,把袁氏所處環境的變幻無著與險惡莫測,淋漓盡致地烘托而出,由此也凸現了袁氏的性格、能為與心理素質。
按理說,作為一位初到關東,為時未久因而經驗也嫌不足的中原游俠,袁承烈雖有行走江湖的較豐富的閱歷,但新來乍到,也難免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然而,事實上,袁承烈的作為,卻恰恰一再地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他不僅在失馬之夜便發現了馬賊的行蹤,跟綴而去,掌握了仇家陰謀的蛛絲馬跡,而且還在魏天佑等人危在旦夕之時,仗義援手,侃侃而談,以有力的舌辯擠兌住了窮兇極惡的山賊。至于后來他涉險夜探赤石嶺,運籌帷幄大戰商家堡等,處處都無不有力地表現出了袁氏的心細如發、膽氣過人,表現出了他審時度勢、知己知彼、未雨綢繆等謹慎細致的作風及其急人之難的品格。
與袁氏相比,魏天佑便顯得出乎意料的魯莽。他缺乏袁承烈那種成熟的心理素質,因此很難做到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他過分拘泥于也糾纏于自己的責任,卻拿不出一個有力可行的方法來彌補、來挽救,因而表現得急燥、莽撞、簡單,致使事情險些壞在他手。因此,雖然我們始終以為他的忠勇可嘉,但是,我們也時常后怕快馬韓把牧場盡托于他的用人之失。
《牧野雄風》就是這樣,在扣人心弦的矛盾斗爭中塑造著人物的形象,在風吹草低、雷鳴馬嘶中構造著古樸的風格,給人以別具一格的感受。相反,卻并不以離奇的打斗見長。
此外,小說里人物的對話,尤其是牧場與商家堡辯論是非時的唇槍舌劍極見功力,各顯辯才,不但暗藏機簧,而且切中對方心理,表現得機智、巧妙,看似不假思索,實是旨深意遠,各不相讓。由此也可見作者把握生活、操縱人物的驚人力度。
上一篇:《牧野流星》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特殊的囚犯》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