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愛施惠為立身之本
原典
儒家君子,尚離庖廚,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食其肉。高柴、折像,未知內教,皆能不殺,此乃仁者自然用心。含生之徒,莫不愛命;去殺之事,必勉行之。好殺之人,臨死報驗,子孫殃禍,其數甚多。
譯釋
儒家的君子,能夠遠離廚房,看到活的動物不忍心殺死它們,聽到那些動物被宰殺時候的慘叫聲音,就不忍心吃它們的肉。高柴、折像這兩個人并不知道佛教的教義,可是他們都能做到不殺生,這就是仁慈之人的天然的善心。凡是那些有生命的東西,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要想遠離殺生的事,就必須努力做到不殺生。喜歡殺生的人,快要死的時候會遭到報應,子孫會遭殃,這樣的事情很多。
解讀
用仁慈之心來對待人和事
中午用餐高峰的時間過去了,擁擠的小吃店安靜了下來,老板正要喘口氣喝口水,有人走了進來。來的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男孩。
老奶奶一邊數著自己的錢,一邊問老板說:“一碗酸菜面多少錢呢?”之后老奶奶要了一碗酸菜面放在了小男孩的面前。小孩吞了一口口水說:“奶奶,您真的吃過飯了嗎?”“我吃過了。”老奶奶回答說。于是,沒過一會兒小男孩就把面吃光了。
老板看到這樣的場面,心中不禁升起了仁慈之心,于是他走到兩個人面前說:“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運氣真好,您是我們的第100個客人,所以午餐免費。”
又過了一個月,小男孩坐在店的對面在數著什么東西,讓屋里的老板嚇了一跳。原來這個男孩在數進店的客人,但午餐時間快過去了,小男孩還沒數到50個人。
老板很激動,他立馬打電話給自己的老顧客:“您很忙嗎?不忙的話來我的飯店吃飯吧,我請客。”
就這樣小男孩數的越來越多,很快數到了99。于是,小男孩就拉著奶奶的手進店吃飯。
小男孩得意地對奶奶說:“奶奶,這一次換我請客了。”奶奶讓自己的孫子招待了一碗面,而小男孩在旁邊看著。
老板娘很不忍心地說:“也送給孩子一碗吧。”
老板回答說:“那小孩在學習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問孫子說:“我要不要給你留一點?”
孫子說:“不用了,我已經吃飽了。”
一份仁慈之心助長了一棵幼苗,每一棵幼苗長大之后就會成樹。人人都有一顆仁慈的心,那這個社會就會有情。
高柴身高不到五尺,在孔子的門下受業,孔子覺得他是一個憨直忠厚的人。子路在季氏那里任職的時候,就舉派高柴去做費邑宰。孔子很害怕高柴不能勝任,就對子路說:“你這是傷害人家的兒子啊。”
高柴在魯、衛兩國先后四次為官,歷任魯國費宰、郕宰、武城宰和衛國的士師,是孔子的弟子中從政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魯哀公十五年,衛國政變,高柴就急急忙忙逃離了衛國,并勸子路不要回宮里去,子路不聽他的勸阻,結果回宮遇害。高柴以尊老孝親著稱,拜孔子為師之后,他從來沒有違反過禮節,他的仁愛之心也深深地影響了他治理的民眾。在擔任獄吏的時候,不徇私舞弊,按法規辦事,為官清廉,執法公平,有仁愛之心,受到了孔子的稱贊和民眾的贊揚。
高柴并不是佛家的人,但是他以仁慈被人所知。一個人只要有仁慈的心,那就會受到人們的尊重。仁慈之心是一種寬宏大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就是處世寬容、謙虛,對待別人的利益要懂得謙讓;對待別人的錯誤不記舊賬……忍得了一時之辱,不意氣用事,也不去爭一時的黑白。這樣就不會傷害他人,也不會讓自己處于危險之中。在生活中,我們以仁慈的心面對自己對手的話,最終也會贏得對手的心。仁慈之心是一種藝術,只要我們有仁慈之心,就能獲得很多人的心。
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沒有仁慈之心的人,比如說秦始皇建造長城,有很多人死在了長城的腳下,孟姜女哭長城說的就是因為自己的丈夫修筑長城死了,她哭倒了一片長城。秦始皇的殘暴導致全國爆發了很多起義,致使秦朝滅亡。因此,要想獲得人心,就要以慈悲的心對待他人,不然就會失去人心,失去人心的人是孤獨的,這樣的人也會一事無成。
在生活中,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善行就會成就大愛。善待社會,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復雜的事情,但卻能給別人很大的幫助,這何樂而不為呢?給迷路的人指點迷津,向那些有困難的人伸出援手,真心地祝賀朋友的成功,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能給人帶來力量,給自己帶來快樂和良心的安寧。
仁慈之心可以讓靈魂從心底深處覺醒。當你心懷仁慈之心的時候,你和世界融為一體,凡塵俗世里你我的區分就不再存在,你將會體會到完整的自我。一旦有了仁慈之心,你在宇宙之中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你的仁慈之心會吸引很多人,你也不會再孤單。
顏氏家訓精華
仁慈之心是一個人美好心靈的展現。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日益激烈的生存競爭讓人際關系日漸冷漠,仁慈之心也變得很珍貴。也許因為你的仁慈之心,會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也許因為你的仁慈之心,溫暖了一顆冰冷的心。
上一篇:《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做人需要留白,做事需要留有余地》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