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勤學苦讀,才可自立于世
原典
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于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
譯釋
從古到今的那些負有盛名的帝王,都經過勤奮的學習,何況那些普通的百姓呢。這樣的事情在經書史書之中隨處可見,我就不過多舉例子了,就舉幾個近代重要的事情來說一下,以此來啟發你們。現在那些士大夫的子弟,長到一定年齡之后就不再接受教育了,那些學得多的,都學了《禮經》《左傳》。那些學得少的,也學完了《詩經》《論語》。等到他們都成年了,體質也會慢慢地形成,這個時候就要加倍地對他們進行訓育誘導。
解讀
那些勤奮的人,才能自立自強
《男兒當自強》是林子祥演唱的一首粵語歌,“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這首歌告訴我們,一個男人應該頂天立地,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漢。自古以來,中國都把自立自強當做一個人的美德。但現在的很多“90后”和“00后”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獨生子,他們被自己的家長捧在手掌心上,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是否可以自立自強?這是很多人都擔心的問題。現在也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去學習,不去學習自己的眼界就會縮小,學習不僅能讓自己收獲知識,還能鍛煉自己的意志力,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去依賴他人。
顏之推說:“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于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古代很多帝王都是通過勤奮學習讓自己擁有治理國家的能力,而我們平常人也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知識,用學到的東西鍛煉自己。
晉文公作為一名國君,很有作為,也很有學問。在他七十多歲的時候,他仍希望自己能多讀一點書,多長點見識。他總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很有限。但是七十歲的人去學習會有很多困難,晉文公對于自己的想法很不自信,于是他就去找賢明的臣子師曠。
晉文公對師曠說:“我總覺得自己應該多讀書,長見識,但你看,我已經七十多歲了,年紀已經很大了,這個年齡讀書是不是太晚了?”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然他眼睛看不見了,但他心里很明白。
師曠說:“您說太晚了,那您怎么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文公不懂師曠在說什么,就說:“我在跟你說正經的事情,你跟我瞎說什么呢?哪有臣子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聽了就笑了,說:“大王,您誤會了,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么敢戲弄您呢?我在認真跟您談論學習這件事情呢。”
晉文公說:“這話怎么說?”
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的時候好學,就好像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太陽會越照越亮,學習的時間也就會很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去學習,就好像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經走了一半,但它的力量還是很強,能學習的時間也會很長;人到老年的時候去學習,雖然這時候的學習就像黃昏一樣,沒有了陽光,但是可以借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么明亮,但獲得了燭光,總比自己在黑暗之中摸索好吧。”
晉文公想了一下,高興地說:“是這樣,我有信心了。”之后,國家在晉文公的治理之下,也日益強盛。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無止境,這是每一個人應該知道的道理。人想要進步就得通過學習,在學習上不能有終止的心。
生活的路不是一條筆直的道路,它是曲折漫長的,這個時候你應該學會自立自強,因為別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有自己的困難,別人沒有精力也沒有義務給你幫助。中國有句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句話說的就是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北京是一個充滿機遇和夢想的城市,但同時這個城市也充滿了競爭和殘酷的淘汰。在一個寒冷的夜晚,一個小伙子很郁悶地在路邊坐著。這是他來到這個城市的第十天。這個城市并沒有給予他淘金的機會,相反的,他身上的盤纏已經不多了,而且這個小伙子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這個小伙子是一個不愛學習的人,他沒有任何的特長,因此沒有公司收留他。
他蜷縮著身子,覺得這樣可以抵御冷風的侵襲。他想:現在該怎么辦呢?如果回家,那就意味著自己美好生活之夢的破滅;留下的話,那么這個城市就多了一個流浪的身影。悲哀情緒突然涌上他的心頭。他感到很茫然,很無助。
這個時候,有一個女孩出現在他的面前說:“你餓嗎?”這是一個擦皮鞋的女孩,她把十塊錢遞給他說:“你去買點吃的吧。”他感到自己很可笑,居然被人當作了乞丐,但他又是感激的,因為在這個時候,他是需要幫助的,哪怕是一塊錢。于是,他伸出了手,但沒有想到的是女孩把錢迅速地抽了回去,并且說:“你真的需要施舍嗎?”
施舍?這個小伙子愣住了。他看著眼前這位姑娘,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女孩的目光讓他明白,如果接受了施舍那就跟乞丐沒有什么區別了。于是他說:“謝謝,我不要施舍。”
女孩又說:“但我看你的確需要幫助,要不和我一起擦皮鞋吧。”這個小伙子知道自己的處境,想了一會兒也就同意了。果然沒過一會兒,小伙子就掙到了飯錢。
后來,這個小伙子決定去學習一些知識,他想讓自己自立自強起來。他覺得學習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也能通過學習來獲得物質。之后,他通過努力地學習,獲得了某知名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有了知識后的小伙子,也有了自己的事業。
以上的故事并沒有什么感人的情節,但有很深刻的寓意:人生在世,不管你處于什么境地,都要自立自強,有尊嚴地活著。而自立自強的前提是你有能力自立自強,不去學習就很難有能力生存下去。
一代教育大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詩寫道:“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漢。”自己的父母都不可能讓自己依賴一生一世,更何況他人呢?人生最可靠的依賴是什么?仔細想想,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依賴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顏氏家訓精華
不管是國王還是平民,每一個人都需要自立自強。而做到自立自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自己有沒有一顆勤奮的心,只有通過勤奮的學習才能讓自己以一種好的姿態來面對生活,面對世界。
上一篇:《君子守道崇德,蓄價待時》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圣賢難得,故景仰明達君子》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