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銓《買愁村》
北往長思聞喜縣,南來怕入買愁村。
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
【注釋】
(1)此詩作于貶珠崖途中,作者受秦檜迫害,謫居二十余年,在貶往海南途中,已由壯年轉入老年,此時作者當是年至半百,迫近知天命之年了。朱崖:即珠崖,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臨高:今海南省臨高縣。買愁村:今海南省臨高縣東南那盆嶺下。口占:隨口成詩。
(2)北往:一作“北望”。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
(3)“南來”句:意謂怕入買愁村,自身就因山河淪陷,力主抗戰,被貶至此,國亡家破,壞事多多,進到買愁村,豈不愁上加愁?
(4)區區:猶言風塵仆仆,旅途跋涉勞累貌。
【賞析心得】
南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金使南下,招諭江南,秦檜主和。胡銓即上書乞斬使臣王倫,并說秦檜自稱南宋政權為小朝廷,奴顏婢膝,有失尊嚴,也該當斬。遂觸怒奸相秦檜,先貶昭州,再貶新州,胡銓對其謫貶毫不在意,藐視對之,并作詞泄憤:“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引自胡銓詞《好事近》)當即被人告密,又移謫吉陽軍,飄洋過海,貶地遠在海南島上。這首詩,即于新州貶往海南島上珠崖的臨高道中,騎在馬上,口中吟出。
“北往長思聞喜縣,南來怕入買愁村。”作者雖被奸相秦檜一貶再貶,但毫不屈服,樂觀依舊,神馳心往,想象豐富。他騎馬走在海峽另一端的臨高縣道中,聽說前面就是買愁村時,不禁想到,古代尚未有人給這個有名而令人討厭的買愁村出過對聯,何不給它對上一聯?于是,他靈機一動,脫口而出:北往長思聞喜縣,南來怕入買愁村。作者以“聞喜”對“買愁”,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含意深刻。聞喜縣,今屬山西,古代漢武帝經過該地,恰好聞破南粵,因置當地為聞喜縣,一直傳名至今。如今,作者多么熱望南宋朝廷除掉奸臣、奮起抗金,收復失地、甩掉憂愁,給天下翹首等待的廣大百姓以新的喜訊啊!“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馬上口占,古未有對,買愁、聞喜,今已對上的詩人,一陣欣喜之后,風塵仆仆繼續上路,走向“區區萬里”卻遠在天涯的貶途。盡管眼前是野草荒煙,一片叫人斷魂的凄涼,他內心仍然充滿希望,有朝一日北歸時,定要買愁變聞喜!正因為胡銓在患難之中,風操高尚,決不折節,才贏得后世人代代相傳的無比敬仰!
上一篇:李綱《病牛》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