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宿昔:從前。青云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2)蹉跎:時光流逝,事業無成,白白地耽誤過去。
【賞析心得】
這首絕句當是罷相之后的晚年之作,開元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犯顏直諫,失去日漸昏庸的玄宗的信任,被罷知政事,改任尚書右丞相。第二年,又被奸相李林甫排擠出朝,貶為荊州長史。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年”,詩的前兩句寫“大”。抒寫昔日胸懷遠大、壯志凌云、忠君報國、欲展宏圖。想不到晚年罷相,被謫荊州,白發蒼蒼,蹉跎歲月。前后對比,詩人不禁“日暮長太息”!后兩句寫“小”。講了詩人對著明鏡自照的小動作。他看見,當年躊躇滿志、雄姿英發,轉眼白發衰老,從而顧影自憐,一聲嘆息,無限哀感!全詩由“大”轉“小”,又從“小”見“大”,流露了對奸臣專權誤國,讒毀忠良的憤懣,還有對后期玄宗寵任小人,是非不清的痛心。年華虛度,歲月蹉跎,言簡意深,抒發了詩人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
上一篇: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哲理唐詩
下一篇:李白·《贈汪倫》贈別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