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贈李愬仆射二首》
(一)
和雪翻營一夜行(2),神旗凍定馬無聲(3)。
遙看火號連營赤(4),知是先鋒已上城(5)。
【注釋】
(1)李愬:唐憲宗時,雪夜奇襲,平定蔡州之亂,活捉叛鎮吳云齊的主將。仆射:官名。李愬時任尚書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唐、隨、鄧三州節度使(唐、隨、鄧三州分別為現在的河南泌陽、湖北隨縣、河南鄧縣)。
(2)翻營:拔營行軍。
(3)神旗:大旗。凍定:天寒地凍,大旗凍結,風吹不動。
(4)火號:舉火為信號。意思是說,遠遠望去,只見舉火發出信號后,無數火把將敵營照得通紅。
(5)先鋒:指李愬部將李佑、李忠義率領的攻城先頭部隊。
【賞析心得】
唐憲宗元和九年(814),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叛亂,對抗朝廷。十年(815),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暗助吳元濟,派人在長安街頭刺死宰相武元衡,刺傷另一宰相斐度,藩鎮對抗中央,一度十分猖獗。元和十二年(817),朝廷派宰相裴度赴淮西(今河南汝陽一帶)督戰,決心平定蔡州之亂。其年十月,上表自請參戰的李愬在一個風雪之夜,突襲叛鎮吳元濟大本營蔡州,活捉吳元濟,成為中國戰史上奇襲成功的范例。時年已過五十的詩人王建隨軍參與,親眼目睹了這次奇襲,寫下了名篇《贈李愬仆射二首》。全詩寫得有聲有色,符合歷史事實,并無夸張虛構之詞,也沒恭維頌揚之語。而贈詩對象李愬的傳奇功績,昭然自見?!缎绿茣?middot;李晟傳》稱李愬平蔡為:“功名之奇,近世所未有。”
詩的前兩句一氣呵成:“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詩人抓住雪夜奇襲的急、險、奇、艱四個特點,平叛奇兵,如火如荼,一夜狂奔地急行軍。據《新唐書·李晟傳》記載:是夜,天降大雪,天賜良機,夜拔營帳,傾力出擊。主將李愬發兵九千,以降將李佑、李忠義率勁騎三千為先鋒,襲擊叛敵軍事要塞張柴村,然后,取道險路,冒著大雨雪、頂著凜風,急行軍七十里,偃旗息鼓、人馬無聲,出其不意,一夜之間攻破叛鎮老巢蔡州城,生擒叛鎮吳元濟。“神旗凍定”寫出了惡劣天氣和行軍的艱難,別說人馬,大旗都被凍僵硬了,卷起的展不開、張開的卷不了。“馬無聲”,顯示了嚴明的軍紀、昂揚的士氣。據史書記載,寒夜急行、皮膚凍裂,馬皆縮栗、士兵抱戈,人馬凍死于道路者十之一二,死傷代價是很大的。
“遙看火號連營赤,知是先鋒已上城。”這兩句省略了攻城的激烈戰斗,僅以“遙看”點出戰斗場面的壯觀,“火號連營赤”,隨著點火為號,敵營先是被照得通紅。然后,又被燒得滿天通紅,表明奇襲成功,勝利在握了。“知是先鋒已上城”,不是簡單的勝利結束之語,而是寓有深刻的含義,可以說是平定蔡州的戰略總結,隱含著主將成功的秘訣。這場戰斗看似一夜成功,實際上是李愬長期準備、運籌帷幄的結果。李愬上任后,審時度勢,他敏銳地意識到,與吳元濟的決戰主戰場在蔡州西北之郾城(今河南省郾縣),因而采取先攻心、后攻城的戰略戰術。為了麻痹對方,讓其放松警惕,他表面不肅軍政,暗中撫養士卒,善待降人,養精蓄銳,以逸待勞。其中最成功的事例,就是用人不疑,他對降將大膽使用。這次雪夜奇襲,用的就是降將李佑、李忠義做先鋒,是他們拼死攻城,李愬等將領才能輕松遙看“火燒連營”。別的幾路討叛隊伍,可就享受不到這樣的勝利果實了(詳見“其二”)。詩人王建正是深入體驗,才能抓住關鍵,短短兩句,就將平叛成敗點到要害。
旗幡四面下營稠(1),手詔頻來老將憂(2)。
每日城南空挑戰,不知生縛入唐州。
【注釋】
(1)據《舊唐書·吳少誠傳》,元和九年(814)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不發父喪,擅領軍務。憲宗下詔:“令宣武、大寧、淮南、宣歙等道兵馬合勢,山南東道及魏博、荊南、江西、劍南東川兵馬與鄂岳計會,東都防御使與懷鄭汝節度及義成兵馬掎角相應,同期進討。”諸軍云合,歷經三年均未成功。
(2)據《新唐書·吳少誠傳》:“帝怒諸軍無大功,詔內常侍衛梁守謙宣慰,因督戰付詔書五百,以待有功斥金帛募死士。”
【賞析心得】
這首詩是寫平叛的另一側面。唐元和九年(814),淮西鎮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不服中央,飛揚跋扈、四出攻略。唐憲宗發兵討伐,諸軍云合,出兵三年,將吳老巢蔡州團團圍住,仍不能平定淮西之亂。王建這首詩,反映的就是這種雙方膠著的形勢。
“旗幡四面下營稠,手詔頻來老將憂。”朝廷的討伐軍隊,在蔡州四面,密密麻麻布滿了營帳,但長期以來,就是攻不下城,平叛不得成功。長安皇帝的手詔頻頻下達(據說多達五百道),督促進攻,但各路軍隊都在朝廷派來的宦官的監軍之下,主將受到壓制,平叛怎會賣力呢?擔任進攻的各路老將左右為難,搔首擔憂,一籌莫展。唯一的辦法,就是應付差事,做做表面動作,每天在蔡州城南大門外,派兵挑戰,虛張一下聲勢。李愬從蔡州西城,雪夜奇襲進攻的第二天早晨,例行公事,城南挑戰,照常進行,竟不知蔡州叛首已被生擒,五花大綁,捉進唐州城了,真是可笑至極。在寫了“雪夜奇襲”之后,詩人再以“空挑戰”這樣的軍事鬧劇,體現李愬卓越軍事政治才能的奇襲,并非畫蛇添足,而是錦上添花。三年平叛,一夜成功,其中蘊含的意義叫人深思。
上一篇:李白·《贈汪倫》贈別唐詩
下一篇:皇甫曾·《贈老將》為沙場老將鳴屈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