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阿姥》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龍鐘七十強。
猶有塵埃嫁時鏡,東涂西抹不成妝。
【注釋】
(1)這首詩作于寧宗慶元六年(1200)三月,陸游時在山陰,七十六歲。姥:年老婦女。
(2)倒社:社是古代時令名,“倒社”其義不詳。其他如春社為祈農之社,秋社為報賽之祭等。下湖:浙江會稽風俗,三月五日相傳是大禹生日,禹廟游人最盛,士民皆乘畫舫,具酒食,設歌舞。鄉語謂之“下湖(鏡湖)”。
(3)龍鐘:形容老態之貌。
【賞析心得】
寫這首詩時,作者已年邁七十六歲了,他在老家山陰歡度節日社集,看見與他一樣高興去趕集的阿姥,禁不住用幽默的筆調,寫下了阿姥略帶羞怯,倉促化妝的喜劇情景。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龍鐘七十強。”農歷三月初五,相傳是治水大禹的生日,在浙江會稽地區,這是最熱鬧的時候。這一天,男女老少都匯集城南禹廟,設歌舞具酒食,下湖劃船,趕集交易,什么活動都有。老態龍鐘的年邁阿姥,也要趕集上場,逞強一回。“猶有塵埃嫁時鏡,東涂西抹不成妝。”阿姥不示弱的重要舉措,就是像年輕女子一樣,要好好化一回妝。但畢竟年紀大了,動作不利索,化妝物品又不常用,一時湊不齊。當好不容易找出以前出嫁時用過,如今布滿灰塵的鏡子時,外面可能有人在喊:“阿姥,阿姥,快一點!”她不禁手忙腳亂,東涂西抹,搞成個大花臉了。終不成妝,怎么去趕集?因是絕句,只有四句,作者沒寫,我們也就無從知道了。
上一篇:白居易《白云泉》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