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李東陽在反對作詩專事摹仿時提出的論點。他在《麓堂詩話》中說:“今泥古詩之成聲,平側短長,句句字字,摹仿而不敢失,非惟格調有限,亦無以發人之情性。”他批評林子羽學唐人詩、袁凱學杜甫詩,“蓋皆極力摹擬,不但字面句法,并其題目亦效之,開卷驟視,宛若舊本,然細味之,求其流出肺腑,卓爾有立者,指不能一再屈也。”他還斥責“近時士大夫”之挽詩、壽詩“其辭亦互為蹈襲,陳俗可厭。”他主張詩歌創作要有“真情實意”,如“流出肺腑,卓爾有立”,字字摹仿的詩作失去了作者的面目,不能抒發作者的性情?!端膸烊珪偰刻嵋分赋鰱|陽論詩“極論剽竊摹擬之非”。公安派“性靈說”繼承了李東陽這一觀點,如袁中郎《答李元善》中說:“文章新奇,無定格式”,“從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p>
上一篇:《字字當活,活則字字自響》詩詞評論技巧
下一篇:《字字有來處》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