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喚狂生。
個身恰似籠中鶴(2),東望滄溟叫一聲(3)。
【注釋】
(1)酬:答復。柳相公:當是柳渾(715—789),本名載,字夷曠,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少孤,苦學。天寶初,進士及第。曾任衢州司馬、監察御史、殿中侍衛御史、袁州刺史、諫議大夫、尚書左丞等。德宗建中五年,朱泚反唐稱帝,曾以宰相官位誘他出任,柳渾著微服步行至德宗逃亡地奉天,其對唐的忠貞,誠然可見。貞元三年(787),與李泌同為宰相,都對顧況等人友善信用。貞元五年三月,李泌逝世,顧況貶官,逐出朝廷后,柳渾仍在宰相班底。期間,數次召況來京,許以好官任之,故況以此詩代答。
(2)個身:指自己。
(3)滄溟。溟:大海。滄溟:碧綠色的蒼茫大海。
【賞析心得】
顧況被貶出朝廷后,與李泌同列的柳渾仍留宰相班子內,他曾數次召喚顧況,并許以好官任之,這首絕句便是顧況以詩代答。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喚狂生。”詩人本性不改,譏諷照舊。明明外族侵擾、宦官專權、藩鎮作亂,天下紛紛擾擾,他卻說“天下已太平”。因為與柳渾既善且熟,說話也較隨便,故以“狂生”自稱,意思是相公大人有什么事要找我呢?作者以問代答,實際是委婉拒絕了柳渾的召喚,原因就是“天下并不太平”,他對返回朝廷既無興趣,也無信心。“個身恰似籠中鶴,東望滄溟叫一聲。”作者考慮到以往與李泌、柳渾等人的友情,在三、四句又作一轉彎,緩和氣氛,他說,我雖然是翱翔藍天下、大海上的大鶴,但我仍是大唐臣民,終究還是在籠子中。所以,以后若有什么事情,你只要東望蒼茫大海呼喚一聲,我力所能及的,還是會應召而來。
這首絕句,對宰相柳渾的召喚,既婉言拒絕,又不傷害與柳渾等守正朋友(指講究正義情操德行的人)的感情,表達恰如其分。不久,柳相公也因與奸臣不合,郁悶而死,終年七十五歲。
上一篇:韋應物《閶門懷古》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王維《白石灘》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