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類·反復回環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參 “交錯回環式”條
【詞例】
清 平 樂
建安泛舟作
趙彥端
新寒一段,變盡人間暖。說與群花花不管,只有紅梅情亂。紅梅也似山人,山人到老梅親。斗藪衣冠氣象,百般歸去精神。
【解析】梅花在冰天雪地里開放,故常被譽為有傲骨奇干,常被作為潔白孤高的化身。“雪滿山中高士臥,明月林下美人來。”明代高啟的這兩句詩,將梅花比作“高士”和“美人”,或者說把“高士”和 “美人”比作梅花,“高士”“美人”與 “梅”成了二而一的東西,不愧為詠梅的名句。“紅梅也似山人,山人到老梅親。斗藪衣冠氣象,百般歸去精神。”以梅喻“山人”,以“山人”喻梅,二者同樣渾然一體。詹安泰先生說:“紅梅”兩句的“句法有類回文,而實非回文; 有類交錯而實非交錯,順逆恰合,反復言之而已”。于是別成一種“反復回環”的修辭手法。
“有類回文,而實非回文”,這是一望便知的; 那么它與“交錯回環式”的區別又在哪里呢?我們覺得,“交錯回環式”只有字辭交錯重出,而意思則不重復,其句子間構成的是一種遞進、因果或解析等等的關系; 而“反復回環式”其字辭既回環往復,其意義也是回環往復的,如果有變化,也是在同一層次上的變化。如柴望的《齊天樂》: “笑客處如歸,歸處如客。”辛棄疾的《鷓鴣天》: “歸去休,去歸休?”它們都屬于“反復回環式”,若細心體會這些句子,其特征還是比較清楚的。
上一篇:修辭類·分段回文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修辭類·雙關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