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音樂·《達夫尼與克洛埃》
三場芭蕾舞劇。拉威爾作于1909—1912年。1912年由俄羅斯芭蕾舞團首演于巴黎。作者稱這部舞劇音樂為“舞蹈交響曲”。劇情取自希臘神話: 青年牧羊人達夫尼在一次舞蹈比賽中贏得了少女克洛埃的愛情,但克洛埃卻被海盜搶走,絕望中,達夫尼昏倒在女神像前。女神們呼喚牧神,牧神驚走海盜救出克洛埃,送回達夫尼身旁。他們得知,是牧神想起自己對仙女西林庫斯的愛情,才搭救了克洛埃。于是,兩人以啞劇形式再現了牧神與仙女的戀愛故事。最后他們在女神神龕前宣誓永遠忠貞。拉威爾試圖把這部作品創作成一首大規模的音樂壁畫。通過自然優美的旋律,富于彈性的節奏,精巧細致的配器,確實達到了這種艷麗、華飾的效果。作者根據舞劇音樂改編的兩首管弦樂組曲,是音樂會上經常上演的曲目。第一組曲包括“夜曲”,“間奏曲”,“戰爭之舞”三段。第二組曲由“黎明”,“啞劇”和“群舞”組成。第二組曲更為著名。它以管弦樂隊各種樂器性能的充分發揮和精巧組合,以及輝煌的色彩而著稱。
上一篇:西方文學·音樂·《小伙子比利組曲》
下一篇:西方文學·音樂·萊斯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