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類·寫景精巧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趙師俠詞章,摹寫風景,體狀物態,俱極精巧,初不知其得之之易也。其坦庵集中有謁金門詞云:“沙畔路,記得舊時行處……。”(馮金伯 《詞苑萃編》卷五引尹先之語)
【詞例】
謁 金 門
趙師俠
沙畔路,記得舊時行處。藹藹疏煙迷,遠樹,野航橫不渡。竹里疏梅花吐,照眼一川鷗鷺。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水流愁不去。
【解析】狀物精巧,即描寫物態精致巧妙。
這首詞是首尾敘事,中間寫景。首句以追憶之筆寫“沙畔路”曾是自己走過的地方,那里曾給自己留下許多回憶。接著展開遠景描繪,淡淡的煙籠罩了遠方的樹,一片凄迷,水面渡船橫在那里無人擺渡,此句從韋應物的 《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變化而來。這兩句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精致而巧妙。
下片緊承上片寫景,“竹里疏梅花吐”,將眼光由遠收到近,由水中轉向岸邊,寫密密的竹林中點點梅花吐露,疏密相間,紅綠相映,令人賞心悅目,可謂狀物精巧“照眼一川鷗鷺”則又把眼光轉向江中,看到一群活潑的鷗鷺鋪蓋了江面,大自然中充滿了無窮的樂趣。最后一句,敘事兼抒情,寫自己家住清江上,每日望著遠去的流水悠悠東去,自己內心的愁卻流不走。李煜在 《虞美人》 中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的愁似乎隨江東流去了,而趙師俠在這里卻說“水流愁不去”,水流走了,愁留下了,在斂抑自制之中,仍讓人感到弦外之音,他或 (她) 為何而愁,顯然與首句“沙畔路,記得舊時行處”的往事有關,至于是什么事,只好任讀者去聯想了。
趙師俠的詞素以狀物精巧而自然著稱,胡薇之的 《歲寒居詩話》說他“其模寫物體雖極精巧,皆本性情之自然。”他的這首《謁金門》狀物精巧集中體現在中間寫景四句上。這里高低的照應,遠近的透視,色調的調配,動靜的襯托都恰到好處,給人清新淡雅的美感。
梁啟勛在 《詞學》 中專列“描寫物態”一節,說:“凡物各自有其情態,然物不能作態向人,唯慧心人之慧眼乃能察之;既察之,又須運用其靈妙之筆乃能寫之。”然后他列舉張炎的《解連環·詠孤燕》,周草窗的《疏影》史達祖的《東風第一枝·詠春雪》和蘇軾的《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認為這些作品都是狀物精巧的佳作。
上一篇:抒情類·外拈拈連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長歌之哀過于痛哭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