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類·情景兼至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jù)】情景兼至,名媛中自是第一。(楊慎批點本 《草堂詩余》卷四)
【詞例】
念 奴 嬌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銷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解析】 本詞在一些選本中或題作 “春情”,或題作 “春日閑情”,是一首春日念遠之作。據(jù)資料可知,自大觀二年 (1108) 至宣和二年 (1120) 趙明誠罷官歸里,李清照隨丈夫回青州隱居十余年。宣和二年蔡京致仕,趙明誠被起用知萊州,李清照當時未偕前往,次年八月才到萊州任所。夫妻二人有過一年左右的兩地生活經(jīng)歷,本詞當寫于此間,即宣和三年春天所作。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三句描狀寂寞幽深的生活環(huán)境。庭院中蕭條冷漠,再加上斜風小雨,真令人煩惱,故只應關上層層門戶悶坐屋間了。“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二句顯然是想像之詞,進一步點明季節(jié)和表現(xiàn)心情之煩惱。“寵柳嬌花”一詞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意新語工。宋人黃昇云:“前輩嘗稱易安 ‘綠肥紅瘦’ 為佳句,余謂此篇 ‘寵柳嬌花’ 之句,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花庵詞選》)。因寒食節(jié)近,正是初春天氣,柳條泛青,繁花開放,大自然在寵愛嬌慣這些花柳; 春光明媚之時,雅士淑女們?nèi)齼蓛傻氐搅曰ㄇ巴尜p,花與柳也成為他們嬌寵的對象。“寵”“嬌”二字本由人的感覺而生,飽含著詞人的喜愛之情。“種種惱人天氣”含意亦很豐富。正值“寵柳嬌花”之時,偏有“斜風細雨”,不能游賞,一惱人也; 花柳受風雨之摧殘,二惱人也; 正值春季萬物勃興之時而自己卻獨守空閨,蕭條庭院,三惱人也。“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開始直接描寫人的行動,是“惱人”的具體體現(xiàn)。“險韻”指用冷僻難押之字為韻做的詩。“扶頭酒”又稱“扶頭卯酒”,即早晨卯時所飲之酒。三句意謂,心中苦悶,飲酒賦詩以遣愁,然而詩成酒醒,還做什么呢? 閑愁不更甚嗎?“閑”字將思夫之情暗暗引出,仔細玩味,情意無限,可謂全詞之眼。在此之前,詞人與丈夫趙明誠偕隱青州歸來堂,品詩論文,鑒賞古畫名玩,夫妻生活十分甜美。如今卻只身孤影,雖衣豐食足,但精神生活卻十分空虛平淡。一個“閑”字,將孤獨、寂寞、無聊、惆悵等種種復雜的情緒皆囊括其中。“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進一步將“惱”“閑”二字點明寫足。雖有鴻雁傳書之說,但征雁過盡,自己的重重心事卻難以憑寄。至此方把刻骨的相思之情帶出,成為點睛之筆,使前文的景語情語都有了著落。原來“蕭條”的感覺,“閉關”的動作,“惱人”“閑滋味”的心情皆由相思而生,使上片詞渾融一體。
過變處筆斷意連,換一個角度進一步表現(xiàn)寂寞孤獨的情緒。“幾日春寒”與“斜風細雨”相呼應,從時間上向前伸展,表現(xiàn)天氣之惱人。連續(xù)幾天陰雨相間,春寒料峭,令人心緒不佳,只能獨坐床幃,四面垂簾。此句語意與上片之“重門須閉”相承,試想,緊閉重門,四面垂簾,該是一種多么幽暗寂寥的環(huán)境,而主人公又該何等的抑郁寡歡。“玉闌干慵倚”除天氣的原因外,主人公的主體心境是更主要的原因,離情思緒隱寓其間。既然天氣陰寒,征鴻過盡,萬般無趣,只好蒙被昏睡以捱無聊的時光了。但“被冷香銷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昏睡不成,從夢中醒來,只能起來。這兩句詞造句平淡,意蘊豐厚。明人陸云龍評此語曰:“苦境,亦實境”(《詞菁》 卷二)。所謂苦境,即孤棲思夫的凄苦之境。實境即所寫為真情實感,是作者生活中真實的情境,并非是無病呻吟。此句又成為承上啟下連接兩種境界的關鍵。正因為作者起床,才看到以下的景象。“清露晨流”之下,詞境為之一變,由前面的凄清幽深變?yōu)榍蹇帐枥剩谷司駷橹徽瘛!扒迓冻苛鳎峦┏跻笔亲髡咚娡ピ褐兄吧3柯朵镐福嗤╅_始發(fā)出新葉新枝,一派盎然生機。兩語雖是引用 《世說新語·賞譽》 篇中的成句,但天機渾然,化入詞境,令人難以察覺。這種景象引起詞人“多少游春意”,她已經(jīng)看到“日高煙斂”的景致,但還要“更看今日晴未”,可見她已被連日來的陰雨天氣所惱,意脈與前文的連日陰雨相承,尤顯出晴天之可貴,且給人以清新的感受,亦情亦景,別具風韻。清人毛先舒曰:“詞貴開宕,不欲沾滯,忽悲忽喜,乍遠乍近,斯為妙耳。如游樂詞須微著愁思,方不癡肥。李 《春情》詞本閨怨,結云 ‘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爾拓開,不但不為題束,并不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覺耳”(《詩辨坻》)。此段評說實為至理名言。詞主言情,抒情中要有波瀾方好,寫游樂中略帶惆悵,寫悲哀中略帶希望,寫寂寞中略帶清朗,這樣方能相輔相成,使抒情效果更佳。
尚須追述一點,即詞之境界乃作者心之境界的再現(xiàn),故分析詞境時必須把握住作者的主體心境。如本詞末尾部分開朗明快境界的出現(xiàn)即與詞人的心境有關。因為李清照此時只是分居而非寡居,丈夫是去異地做官,是榮升,她還是一名貴夫人,她的孤棲寂寞是暫時的,而更美好的生活尚在等待著她。故其無論如何相思,其心情仍然是很開朗的。“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與《聲聲慢》(尋尋覓覓) 詞煞尾句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判然兩境,其原因也正在這里。
楊慎評此詞云 “情景兼至”,即情景并佳,抒情與寫景都達到爐火純青的高度。詞主抒情,而情景兼至是一切好詞所必備的條件。清照之詞,除本篇外,《聲聲慢》(尋尋覓覓)也以暮秋景色襯托其國破夫亡后孤苦凄哀的心境,抒發(fā)了強烈的感傷情懷,成為千古絕唱。《醉花陰》(薄霧濃云)、《臨江仙》(庭院深深) 等詞也都是 “情景兼至”的佳什。其它如柳永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 以暮秋蕭索寂寥之景寫羈旅思鄉(xiāng)之情,張孝祥的 《念奴嬌》(洞庭青草) 用開闊澄明之景抒發(fā)冰清玉潔之高尚情志,亦都是 “情景兼至”的名篇。
上一篇:抒情類·情自可哀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深情綿邈,意余言外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