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持此經典·身根功德》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
【經文】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凈身、如凈琉璃,眾生喜見。其身凈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丑,生善處、惡處,悉于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于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于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于身中現其色像?!?/p>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凈,如彼凈琉璃,眾生皆喜見,
又如凈明鏡,悉見諸色像,菩薩于凈身,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了,余人所不見。三千世界中,一切諸群萌①,
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如是諸色像,皆于身中現。
諸天等宮殿,乃至于有頂,鐵圍及彌樓、摩訶彌樓山,
諸大海水等,皆于身中現。諸佛及聲聞,佛子菩薩等,
若獨若在眾,說法悉皆現。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
以清凈常體,一切于中現?!?/p>
【注釋】
① 群萌:即群生,一切眾生的意思。萌者,草木剛剛發芽,尚未生長茂盛,因而以喻眾生之蒙昧。
【譯文】
“再次,常精進菩薩,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這部《法華經》,不論是閱讀還是背誦,不論是解說還是抄寫,那么,此人便可獲得八百種身功德。得到清凈的身體,如同明凈的玻璃一樣明凈光亮,眾生都喜歡見到他。由于此人的身體清凈,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眾生,或者生的時候,或者死的時候,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地獄,或者相貌美麗,或者相貌丑陋,或者轉生善處,或者轉生惡道,所有這一切情況,都會在此人清凈的身體中呈現出來。還有,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和大彌樓山等各種山及其中的眾生,也都在此人清凈的身體中呈現出來。下至無間地獄,上至有頂天,所有諸天及其中的眾生,都能在此人清凈的身體中呈現出來。如來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等四種圣者講經說法,那么,他們的色身之相皆可在此人清凈的身體中呈現出來?!?/p>
這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宣此義,便又以偈頌格式說道:“受持《法華經》的人,其身極為清凈,就像明凈的玻璃,眾生都喜歡見到。這種清凈的身體又如清凈的明鏡,各種色相都能在上面顯現出來。這位菩薩在其清凈身中,看到了世間的一切,只是唯獨自己明了,其他人并看不見。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一切眾生和一切境界,即天神、人類、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類眾生,他們的色身之相都可在此人的清凈身體中顯現出來。諸天神的宮殿直至有頂天中的宮殿,以及鐵圍山、彌樓山和大彌樓山還有各個大海等,都能在此人的清凈身體中顯現出來。諸位如來佛和聲聞、辟支佛、菩薩等四種圣者,不論單獨自居還是在大眾中說法教化,他們都可在這位法師的清凈身體中顯現出來。這位受持《法華經》的法師,雖然尚未獲得法性的妙身,可是卻能以父母所生的清凈而平常的肉身之體,映現出所有的一切?!?/p>
【鑒賞】
身根是眼耳鼻舌所依止的地方,一切觸覺發生的根本。身體感官的觸覺對人的作用非常大,凡夫對觸欲的貪著,也是愛欲的源泉之一,所以身根不凈便有纏縛。身根也是五根中最大的器官,諸佛菩薩弘法利生也十分重視身根的莊嚴。文中法師所得到的身根功德,身中顯現世間諸法即圣人境界,猶若電視可以播放世界各地景象一樣。
上一篇:法華經《第五·藥草喻品》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
下一篇:法華經《第八·五百弟子授記品》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