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董仲舒戲貍
亦題《貍說經》。南朝宋志怪小說。劉義慶撰。原載《幽明錄》。《太平廣記》卷四四二、《太平御覽》卷九一二皆引載。魯迅《古小說鉤沉》、鄭晚晴校注《幽明錄》皆輯錄。李格非《文言小說》選入。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青年時下帷誦書,三年不窺園。武帝時為博士。《史記·儒林列傳》及《漢書》卷五十六有傳。本篇寫他青年時遇貍精的故事。敘述:董仲舒曾經有一次降下帷幕獨自吟詠,忽然有一位客人飄然而至,其聲音氣度,都極不平凡,和他談論五經,竟能究其微奧。董仲舒素不聞有此人,而懷疑他非常人。客人又說,要下雨了。董仲舒因此戲弄他說:“在窩巢中居住知道來風,在洞穴里居住知道下雨,你不是狐貍,便是鼷鼠!”客人聽后臉色改動,形體變換化成老貍,急忙逃走。小說旨在表現董仲舒的非凡識見。他能識破貍精,并戲而使之現形,其智明可見一斑。董仲舒是一代大儒,熟讀五經,知識淵博,“下帷獨詠”,客人常來常往,“與論五經”,當是實實在在的事情;然而,狐貍精竟然變成客人,與之談論,這又是虛無縹緲、神乎其神的事情。作者將實事和虛情結合,使作品呈現出一種實中見虛、平中見奇的意境,給人一種虛幻的現實感。小說描述貍精,賦于它以人的性情和可感的言談舉止,使貍精的形象比較鮮明,富于人情味和生活情趣,讀來興味盎然,給人一種詼諧幽默的審美感受。值得指出的是,小說中老狐貍的形象,全然不像一般鬼魅精怪那樣面目猙獰、使人生厭;相反,它的形象卻顯得可愛可笑。小說語言流暢,人物語言符合人物性格身份,特別是董仲舒“巢居知風,穴居知雨;卿非狐貍,即是鼷鼠”一段戲言,把他知識豐富、看問題一針見血的個性特點,較好地展現了出來。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荀氏·滎陽廖氏》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董青建》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