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圣宇
短篇小說。作者肖平。原載《上海文學》1978年第11期。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64年中文系四年級學生陳堅和同臺表演《過客》的新生朱小琳相識了。在系里組織的一次科學討論會上,陳堅的論文《論悲劇》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末朱小琳來找陳堅,向他請教論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問題,從此他們開始了交往。友誼日深,愛情悄悄萌芽,但他們沒有任其發展,而是保持了足夠的冷靜。陳堅畢業后分配到西北某省,朱小琳去車站送行贈書,希望以后通信。陳堅被分配到省大學,同住一室的李興是新留校的,在這里關系很熟,待人熱情,給陳堅不少幫助?!拔母铩遍_始,由于陳堅政治、業務都好,威信高,兩派都拉他,但他最后參加了李興一派,李興讓他做了名義上的頭頭。對“文革”中出現的種種現象,陳堅有自己的不滿和懷疑。串聯開始了,陳堅約十八個學生徒步到延安,又到韶山,經長沙返回。途經鄭州,遇到朱小琳。在車上,他們進行了長談,兩個人之間有了更深的了解。回來后,陳堅感到氣氛緊張。李興告訴他,自己這一派一度被壓倒,現在又翻過來了,對方只剩下一小撮死硬分子。不久,江青表態說他們這一派是反革命組織,消息傳來,李興和陳堅在宿舍里罵了江青。李興貼出大字報,揭發陳堅咒罵江青,陳堅被定為反革命,押送到遠離學校的一個農場改造。在農場里,他情緒非常低落,朱小琳寫來的信不知看了多少遍。信里多處引《過客》中的話進行隱喻,“墓場終有盡頭,前面將是花的原野。”朱小琳回到北京就被作為黑幫子女抓了起來,后來關押的地方人太多了,就又被放了出來。在別人的幫助下,她也來到陳堅所在的農場。他們在這里舉行了婚禮。朱小琳對陳堅說:“我們是在墓場舉行婚禮,但是鮮花就在前面。”小說在廣闊的時代背景上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三個青年形象,文筆曉暢,富有哲理色彩和詩意。
上一篇:韓道方《塔鋪》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光濤《墨色花小集》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