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聚蚊成雷
【出典】 《漢書》卷五三《中山靖王劉勝傳》:“天子置酒,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duì)曰:‘……夫眾煦漂山,聚蚊成雷,朋黨執(zhí)虎,十夫橈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阨于陳、蔡。此乃烝庶之成風(fēng),增積之生害也。’”
【釋義】 蚊的聲音雖小,聚積起來就如雷鳴。漢時(shí)人劉勝曾用以比喻眾人成風(fēng),增積成害,后遂用為典實(shí)。
【例句】 一餉聚飛蚊,其響如雷,深自覺、昨非今是。(辛棄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1956)這是用“聚蚊成雷”為喻,抒寫對(duì)時(shí)政的感慨。
上一篇:典故《聚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菊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