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1]憶[2]山東[3]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4]為異客[5],每逢[6]佳節倍[7]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8]處,遍插茱萸[9]少一人。
【注釋】
[1]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為山西蒲州。
[4]異鄉:他鄉,外鄉。
[5]為異客:做他鄉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9]茱萸(zhū yú):一種香草。古時重陽節人們插戴茱萸,據說可以避邪。
【譯文】
獨自在他鄉做客,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賞析】
本詩寫游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直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鄉的名言,打動著游子離人的心。
【思考與練習】
1.這首詩寫了什么時間、什么人、在哪個地方的什么事?請用一句完整的話來回答。
2.本詩題目中的“憶”是什么意思?你能從詩中找一個詞來解釋嗎?
3.詩中的“佳節”指的什么節日?為什么這一天詩人“倍思親”?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身在他鄉,遇到佳節時的思鄉之情,因此朗讀時速度應稍(快慢),聲音應稍(低緩高昂)。假如你的親人在外地工作,春節即將來到,請你把自己最想對親人說的話濃縮為一句詩:
5.這首詩中哪個詞用得好?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上一篇:(唐)李商隱《樂游原》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
下一篇:(唐)王之渙《涼州詞》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