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
課文導讀
劉禹錫 (772—842), 字夢得, 原籍中山 (今河北定州), 后遷彭城。 唐德宗貞元九年 (793) 中進士, 先后擔任太子校書、 監察御史等職。
劉禹錫是唐代杰出的文學家。 他的詩歌藝術成就較高, 晚年尤精。 他與白居易、柳宗元多有交往, 白居易曾稱他為 “詩豪”; 晚年常與白居易唱和, 所以當時詩壇又并稱他們為 “劉白”。
劉禹錫的詩歌善于吸收民歌中的有益成分, 詩歌創作上善于創新, 風格通俗清新,風骨翩翩, 豪氣動人; 他改革的新體詩 《竹枝詞》 《楊柳枝詞》 《浪淘沙詞》 等, 對后來詞的形成和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著有 《劉賓客文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一詩, 是酬答白居易的。 唐敬宗寶歷二年 (826) 冬,劉禹錫從和州應召回京, 路過揚州時, 與白居易相遇。 白居易在一次宴會上作 《醉酬劉二十八使君》 一詩相贈, 以表達對劉禹錫二十年流放生涯的同情。 劉禹錫即賦詩回贈, 表達了自己積極投入生活洪流的愿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本詩于敘事寫景中蘊涵深邃的哲理, 于蒼涼沉郁中見慷慨豪放, 并恰當運用典故、 比喻和對比手法, 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
課文注譯
巴山楚水凄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2)。
懷舊空吟聞笛賦(3),
到鄉翻似爛柯人(4)。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5),
暫憑杯酒長(6)精神。
(1) 〔巴山楚水 〕 泛指作者貶謫之地四川 、 湖南 、 湖北一帶 。 (2) 〔二十三年棄置身 〕 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 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 共22個年頭, 因第二年才能回京城, 所以說是23年。 (3) 〔聞笛賦〕 指西晉向秀所作的 《思舊賦》。 向秀是嵇康的好朋友, 嵇康因不滿司馬氏集團而被殺, 向秀經過嵇康故居時, 聽見有人在吹笛, 不禁悲從中來, 于是作 《思舊賦》。(4) 〔爛柯人〕 指晉人王質。 王質上山砍柴, 看見兩個童子下棋, 就停下觀看 。 等棋局終了 , 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 回到村子, 才知道已經過了一百年。 (5) 〔歌一曲〕 指白居易的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6)〔長〕 增長,振作。
文章鏈接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
白居易
少時猶不憂生計,
老后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閑征雅令窮經史,
醉聽清吟勝管弦。
更等菊黃家醞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譯文:
少年時尚且不擔憂生計,
到老來誰又會吝惜酒錢呢?
共湊十千錢買一斗酒,
對坐相看, 卻都距七十差三年。
閑飲共尋雅令, 要窮究經史,
醉后互聽吟唱, 勝過賞聽器樂管弦。
在等到秋后菊黃、 家釀酒熟之時,
與君再痛飲, 共享醉趣陶然。
上一篇:天凈沙·秋思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赤壁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