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箋記
清代白話長篇世情小說。一名《情樓迷史》。四卷十二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嘉慶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醉月樓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醉月樓刊本,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醉月樓刊本。
元朝松江華亭有一縉紳李棟,生子李彥直,乳名玉郎,少而穎異,諸子百家無不淹貫,立志要娶一個才色兼備的女子。長大后在華陽縣學宮內從廣文先生讀書。
一日,先生外出,眾弟子齊在學宮中會景樓下宴飲,忽聽隔壁傳出絲竹之聲。李生聞得聲響,登上會景樓,窺見一美貌女子正在打秋千,頓生愛慕之念。原來隔壁對景樓中住著一家鴇兒,有個小娘張麗容,生得千嬌百艷,幼習翰墨,精通詩詞歌賦,而且稟性耿介,常有從良之意。李生情不能已,取霞箋作賦一首記之,將霞箋拋過隔壁。霞箋恰被麗容撿到,麗容久慕李生才華,亦另取霞箋和賦一首,同樣拋入學宮中來,恰巧也被李生拾得,雙方彼此欣慕不已。
適值五月端午節,李生登門造訪麗容,兩人因霞箋作伐,一見如故,如膠似漆,難分難舍。當下私訂終身,以雙霞箋為憑據,兩人各藏一幅,山盟海誓,愿兩心堅如金石。
李生有個同窗叫做錢灑銀,仗著父親在朝為官,秉性愚頑,行事乖戾。自從宴飲那日見了麗容之后,欲往張家一嫖。這日,錢灑銀約了木子吹作幫襯,同去對景樓見麗容。麗容自與李生海誓山盟之后,立志再不接客。他見錢灑銀到來,以身體不適為辭推托。鴇兒無奈,假將一簪以麗容的名義送給錢灑銀,以為信物,約其明日再來。第二日,錢灑銀來到張家,迎面碰上麗容送李生歸家離開。錢灑銀待李生離去后,向麗容求歡,麗容再三不從,錢灑銀忿然離去。錢灑銀懷恨在心,遂心懷歹念,到先生面前搬弄是非,意欲拆散李生與麗容的姻緣。果然,先生聽后大怒,馬上寫信去告知李棟。李閱信后怒不可遏,嚴厲教訓了一番兒子,將其鎖入書房中讀書,不放出門。
李生終日茶飯不思,朝思暮想,不覺相思得病,臥床不起。這日,李棟去白尚書家拜壽,李生派書童去張家討個音訊。書童在半路上正巧碰著麗容。原來麗容也要去白府,順路經過李府,正想與李生相會。麗容溜進李府,進入書房與李生相會,
清醉月樓刊本《霞箋記》
扉頁書影
清醉月樓刊本《霞箋記》
正文書影
兩人正在傾訴之際,李棟回家來探望重病的兒子,幸虧書童機靈,及時送麗容出門而去,方才沒有漏餡。浙江都統阿魯臺平亂有功,由于沒有進貢伯顏丞相,而沒被封爵,因此他想要選取天下絕色佳人獻與丞相,借此受爵。阿魯臺派參將鐵木兒到處尋訪。鐵木兒經過多方打探,得知麗容為天下絕色,故以千金彩緞向鴇兒買了麗容。鴇兒恐麗容不從,設計誆騙麗容上船去京城。麗容得知自己受騙被拐賣,在霞箋末寫下一首血詩,托馮才寄與李生告別。
李生晝夜思念麗容,一日乘父親出門赴席,越墻而出,去張家探望,路上恰巧碰上馮才。馮才遞上血詩,告知事情真相。李生悲憤欲絕,恨不能插翅飛到船邊去與麗容會面。李生不顧山高路遠,大雨滂沱,不顧命地向京師飛趕。
麗容自被騙上船后,幾番尋死均被阻止,只得終日以淚洗面。不日到了京師,鐵木兒將麗容獻與伯顏。伯顏一見非常喜歡,正在歡顏之際,忽有圣旨傳下,召其進宮。伯顏只得立即起身入朝。伯顏的夫人天生奇妒,聽說丈夫得了一個美人,唯恐自己就此失寵,便乘伯顏上朝未回,連忙派人將麗容送與太后,作為公主出嫁的陪侍婢女。
李生經過千辛萬苦,好不容易來到京師,可惜盤纏用盡,舉目無親,苦不待言,一不小心又沖撞了伯顏的駕。李生見了伯顏,謊稱自己與麗容系中表之親,求伯顏讓他兩人見上一面。伯顏信以為真,派人去喚麗容來見,方才得知麗容已被送入宮中。李生又氣又怒,但已無法可施,只得暫入相國寺中讀書預備科舉。
李生自入相國寺中讀書,終日長吁短嘆,日夜夢魂顛倒,一心想念麗容。寺院長老勸其出去散散心。恰好公主出嫁,李生出寺前去觀看,與李棟派來尋找兒子的書童相遇。兩人設計,李生喬裝成軍卒模樣,混入送親隊伍,看見麗容。乘夜間打更之際,李生與麗容在館驛墻角邊相逢。一個在墻內,一個在墻外,傾訴衷腸。兩人正在深談之際,忽聽得有人聲響動,嚇得李生急急離去。
公主與駙馬成親倏忽月余過去,麗容整日思念李生。這日麗容為公主點鬢,心不在焉,失手將篦兒跌落在地,公主發怒,麗容只得稟明原委,告知真相。正巧駙馬下朝,得知此事,并告訴公主,今日新科狀元恰與麗容所言之人姓名全同。觀其霞箋酬和,駙馬、公主意欲成全麗容與李生團圓。
李生科舉中了狀元之后,連同一班同年齊來拜謁駙馬。駙馬熱情款待,席中故意將麗容、李生酬和之霞箋賜與李生。李生觀霞箋后思緒萬千,不能自已。駙馬觀其情,知其對麗容果系真情,第二日即將麗容盛妝送與李生團聚。李生、麗容會面,宛如隔世,喜不自勝,連忙修書一封,回家報喜去了。
上一篇:《雷峰塔奇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青樓夢》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