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杜甫以登樓所見, 借劉禪任用宦官黃皓導(dǎo)致亡國的歷史教訓(xùn)來抨擊時(shí)政,諷諫代宗。 作者在萬方多難之時(shí)登樓, 見花傷心, 無心觀賞, 而是感時(shí)傷古, 展示了其憂國憂民的胸襟。
課文注譯
花近高樓傷客心,
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
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2)朝廷終不改,
西山寇盜(3)莫相侵。
可憐后主(4)還祠廟,
日暮聊為《梁甫吟》(5)。
(1) 〔玉壘浮云變古今〕 玉壘, 山名, 在成都西北。 變古今, 指古今政局如浮云時(shí)時(shí)變幻 。 (2) 〔北極 〕 北極星, 比喻朝廷中樞。 (3) 〔西山寇盜〕 指吐蕃。 (4) 〔后主〕 指劉備的兒子劉禪。 (5) 〔梁甫吟〕 《三國志》載, 諸葛亮居隆中時(shí), “好為 《梁甫吟》”。 此處指感懷傷時(shí)的詩作。
文章鏈接
登柳州城樓, 寄漳、 汀、 封、 連四州刺史
解題: 詩從 “愁” 字著筆, 層層下翻。 愁思深曠, 寄寓著對(duì)友人深切的懷念。 詩歌畫面悲壯, 感情深沉。
城上高樓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 江流(2)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 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注釋:
(1) 〔飐〕 風(fēng)吹使之顫動(dòng)。 (2) 〔江流〕 此指柳江。
譯文:
高樓, 連接著四野, 一片荒涼; 我悲愁的心緒, 像大海蒼天一片茫茫。
狂風(fēng)吹皺了水面, 荷花亂晃; 密雨斜灑灑透了長滿薜荔的城墻。
重巒疊嶂, 樹木參天擋住了我的視野; 江流曲回, 江水蜿蜒猶如我九轉(zhuǎn)不解的愁腸。
我們都流落在荒涼的百越——這斷發(fā)文身的地方, 可我們卻彼此隔絕, 各自滯留在一鄉(xiāng), 連書信都不能通暢。
上一篇:羌村三首 (之三)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