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這是李商隱留滯巴蜀時寄給他妻子王氏的一首詩, 以詩代柬。
課文注譯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2)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3)話巴山夜雨時。
(1)選自 《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約813—約858), 字義山 。 懷州河內 (現在河南沁陽 ) 人 。 唐代詩人 。(2) 〔巴山〕 泛指巴蜀之地。 (3) 〔卻〕 再。
文章鏈接
常 娥
李商隱
解題: 本詩從人間的相思離別之情, 設想到天上神仙孤獨凄涼之感。 常, 同“嫦”。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常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
在云母屏風后面蠟燭的影子深長,
秋夜銀河向西移動, 到天快亮時就漸漸消失。
天上嫦娥恐怕要后悔偷了不死之藥 (上了月宮),
面對空闊的藍天夜夜傷心吧。
上一篇:月下獨酌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山中雜詩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