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曙精選古詩賞析
崔曙(?—739),一作“崔署”,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寓居宋州(今河南商丘)。喜交游,與薛據友善。有《崔曙集》一卷,《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2],二陵風雨自東來[3]。
關門令尹誰能識[4],河上仙翁去不回[5]。
且欲近尋彭澤宰[6],陶然共醉菊花杯[7]。
【注釋】
[1]此詩為重陽懷古投贈之作。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古時有登高賞菊之舊俗。劉明府:其人不詳。明府,縣令的尊稱。
[2]三晉:戰國時晉國被韓、趙、魏三家所分,后稱此三國為三晉,地屬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部地區。
[3]二陵:殽山的南陵、北陵合稱“二陵”,在今河南洛寧北。
[4]關門令尹(yǐn):此指關尹子,名喜,為函谷關掌關門的官吏。
[5]河上仙翁:指河上公,晉人葛洪把他寫入《神仙傳》中。
[6]彭澤宰:原指陶淵明,此處借指劉明府。
[7]共醉菊花杯:據《南史·隱逸傳》記載,陶淵明辭官后,家貧,九九重陽節時無酒,便在屋邊菊叢中久坐,逢王宏送酒至,大醉而歸。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2],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3]。
關城曙色催寒近[4],御苑砧聲向晚多[5]。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6]。
【注釋】
[1]此詩為送別之作,除寫離情還致良友規勉之意。魏萬:又叫魏顥,詩人,李白之友。之:往。
[2]游子:指魏萬。離歌:告別之歌。
[3]況是:更何況是。客中:客游四方途中。
[4]關城:指潼關城。
[5]御苑:皇家宮苑。此指長安城。砧(zhēn)聲:搗衣聲。
[6]“莫見”二句:不要因為長安城是行樂之地,就讓歲月白白浪費掉。蹉跎(cuōtuó),虛度。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2],晉代衣冠成古丘[3]。
三山半落青天外[4],二水中分白鷺洲[5]。
總為浮云能蔽日[6],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
[1]此詩為登高所感。金陵:今江蘇南京。鳳凰臺:在今南京鳳臺山。
[2]吳宮:三國時吳國建都于金陵。
[3]晉代:東晉南渡后即建都金陵。衣冠:指名門望族。古丘:指古墓、墳丘。
[4]三山:指金陵西南臨長江的三座山峰。
[5]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穿越金陵城而入長江,江中有白鷺洲,分水為二支。
[6]浮云能蔽日:古詩文中多有以“浮云蔽日”來作比喻,有的喻鄉關之念,有的喻奸邪之蔽賢良,有的喻未得帝王垂幸。
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2]。
巫峽啼猿數行淚[3],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4]。
【注釋】
[1]此詩屬于送別詩,有勸慰之意。
[2]銜杯:喝送別酒。謫居:貶官之地。
[3]巫峽啼猿數行淚:此句出古巴蜀民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圣代”二句:當今朝廷恩澤廣播,你二人不久就可以獲得升遷,現在暫時分手也就沒有什么猶豫、煩惱了。圣代,美稱當代。雨露,喻指朝廷的恩意。
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2],鶯囀皇州春色闌[3]。
金闕曉鐘開萬戶[4],玉階仙仗擁千官[5]。
花迎劍佩星初落[6],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7],《陽春》一曲和皆難。
【注釋】
[1]此詩以皇宮春曉寫宮廷早朝。和(hè):以詩互相唱和酬答。賈至:字幼鄰,洛陽人。舍人:官名,專掌草擬詔旨,宣旨奏表等事,為文士之極任。大明宮:即唐時東內,又名“蓬萊宮”。
[2]紫陌:指京師的街道。
[3]囀:鳥啼聲。闌:晚。
[4]金闕:金殿。萬戶:指皇宮中宮門。
[5]玉階:指皇宮中的臺階。
[6]劍佩:帶劍、垂佩綬,都為高官之飾物。
[7]鳳凰池上客:指賈至。鳳凰池,也稱“鳳池”,指中書省。
附錄:
《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
賈 至
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杜 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里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
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2],尚衣方進翠云裘[3]。
九天閶闔開宮殿[4],萬國衣冠拜冕旒[5]。
日色才臨仙掌動[6],香煙欲傍袞龍浮[7]。
朝罷須裁五色詔[8],珮聲歸到鳳池頭。
【注釋】
[1]此詩以天子視角寫早朝宮廷的景象。
[2]絳幘(zé):紅頭巾。雞人:負責報時的衛兵。
[3]尚衣:唐時有尚衣局,專掌皇帝的服冕。
[4]閶闔:指宮門。
[5]萬國衣冠:指全國的文武百官。冕旒(liú):此處指天子。
[6]仙掌:此指天子身后的障扇,用來遮風蔽日。
[7]香煙:指宮中香爐之煙。袞(ɡǔn)龍:指天子龍袍上的龍。浮:指香煙在龍袍周圍浮動。
[8]五色詔:用五色紙書寫的詔書。
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2],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3],閣道回看上苑花[4]。
云里帝城雙鳳闕[5],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6],不是宸游玩物華[7]。
【注釋】
[1]這是一首應制詩。奉和(hè):奉命應和。圣制:皇帝作的詩。
[2]縈:繞。
[3]鑾輿:天子的御駕。迥出:遠出。千門:指宮中重重門戶。
[4]上苑:指皇家園林。
[5]鳳闕:此處泛指皇宮門前的望樓。
[6]行時令:按季節頒發行政令。
[7]宸(chén)游:皇帝出游。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2],蒸藜炊黍餉東菑[3]。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4]。
山中習靜觀朝槿[5],松下清齋折露葵[6]。
野老與人爭席罷[7],海鷗何事更相疑[8]。
【注釋】
[1]此詩描寫雨后輞川莊清幽的景色和純樸的生活。積雨:長時間未下之雨。莊:別墅。
[2]煙火遲:因久雨后,故煙火之燃徐緩。
[3]藜:一種野菜。黍:黃米。餉東菑(zī):把飯送到東邊新開的田地里。菑,新開一年的土地。
[4]夏木:大樹。
[5]習靜:道家靜坐守一的方法。觀朝槿(jǐn):靜觀槿花,可以體悟人生短暫、榮枯無常之理。朝槿,木槿花早開午謝,故稱“朝槿”。
[6]清齋:素食之意。露葵:此指新鮮蔬菜。
[7]野老:王維自稱。爭席罷:是說自己已沒有倨傲損人之心,已與世無爭。
[8]海鷗何事更相疑:我已無好勝損人之心,海鷗為什么還懷疑我呢?
王維
洞門高閣靄余暉[2],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3],省中啼鳥吏人稀[4]。
晨搖玉佩趨金殿[5],夕奉天書拜瑣闈[6]。
強欲從君無那老[7],將因臥病解朝衣[8]。
【注釋】
[1]此詩為唱和之作,寫郭給事的賢良辛勞并慨嘆自己的老病。贈:一作“酬”。郭給事:其人不詳。給事,給事中,門下省之屬官,正五品上。
[2]靄(ǎi):形容多。
[3]禁里:指宮中。
[4]省中:指門下省內。
[5]趨:小步急走,以示恭敬。
[6]瑣闈:有雕飾的門。此指宮門。
[7]強欲:十分想。從君:追隨您。君,指郭給事。無那:無奈。
[8]解朝衣:辭職之意。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2]。
映階碧草自春色[3],隔葉黃鸝空好音[4]。
三顧頻煩天下計[5],兩朝開濟老臣心[6]。
出師未捷身先死[7],長使英雄淚滿襟!
【注釋】
[1]此詩是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游武侯祠時所作。蜀相:指諸葛亮。
[2]錦官城:成都別名。
[3]自春色:自呈春色。
[4]空好音:空作好音。
[5]顧:拜訪。
[6]兩朝:指蜀漢劉備、劉禪兩朝。
[7]出師:出兵伐魏。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2],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3]。
盤飧市遠無兼味[4],樽酒家貧只舊醅[5]。
肯與鄰翁相對飲[6],隔籬呼取盡余杯[7]。
【注釋】
[1]此詩寫客人來訪的村野日常生活細事,流露出真率、閑適的情懷。客:指崔明府。唐人稱縣令為明府。
[2]舍:指草堂。
[3]“花徑”二句:意謂來賓稀少,也寫客來欣悅之情。緣客掃,因為有客來而打掃。
[4]盤飧(sūn):泛指菜肴。飧,熟菜。無兼味:指菜少。
[5]舊醅(pēi):隔年陳酒。
[6]肯:能否之意。
[7]呼取:喚來。盡余杯:一同干杯。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2],南浦清江萬里橋[3]。
海內風塵諸弟隔[4],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5]。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6]。
【注釋】
[1]此詩寫野望所見和憂家憂國的愁緒。
[2]西山:指雪嶺,在成都西面,終年積雪,是岷山主峰。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維(故城在今四川理縣西)、保(故城在理縣新保關西北)三州。此三城為蜀邊要鎮,為防吐蕃侵犯,有兵戍守。
[3]清江:錦江,在城外南郊。
[4]風塵:指戰亂不斷。諸弟隔:與諸弟分隔。杜甫有四弟,此時唯杜占隨他入蜀,另三弟散在各地。
[5]“惟將”二句:只有將不多的余生交給時時發作的各種疾病了,卻沒有一點點報答國家。遲暮,時杜甫五十歲,故稱“遲暮”。
[6]人事:世事。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2],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3]?漫卷詩書喜欲狂[4]。
白日放歌須縱酒[5],青春作伴好還鄉[6]。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釋】
[1]此詩敘寫聞聽光復薊北的喜悅和還鄉的愉快。
[2]劍外:劍門以南地區稱“劍外”,即蜀地。收:收復。薊北:河北北部地區。
[3]卻看:回頭看。
[4]漫卷:隨手卷起。
[5]放歌:放聲歌唱。縱酒:縱情飲酒。
[6]青春:明媚春色。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2]。
無邊落木蕭蕭下[3],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4],百年多病獨登臺[5]。
艱難苦恨繁霜鬢[6],潦倒新停濁酒杯[7]。
【注釋】
[1]此詩作于大歷二年(767)秋,杜甫客居異鄉、重陽登高的觀感。
[2]渚(zhǔ):水中小洲。
[3]落木:落葉。
[4]萬里:形容路途遙遠。作客:客居他鄉。
[5]百年:一生。古人以上壽為百年。
[6]艱難:指時世艱難。苦恨:極恨,甚恨。繁霜鬢:鬢邊白發日增。
[7]潦倒:失意,困頓。新停濁酒杯:停杯罷飲之意。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2]。
錦江春色來天地[3],玉壘浮云變古今[4]。
北極朝廷終不改[5],西山寇盜莫相侵[6]。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7]。
【注釋】
[1]此詩是杜甫于廣德二年(764)春回成都所作。寫萬方多難、急欲報效朝廷之情。
[2]“花近”二句:萬方多難之時,登臨高樓,見花而傷心。
[3]錦江:指濯錦江。
[4]玉壘:玉壘山,在今四川灌縣西。變古今:與古今一同變幻。
[5]北極朝廷終不改:唐王朝如北極星一樣不可動搖。
[6]西山寇盜:指吐蕃。
[7]“可憐”二句:杜甫懷念諸葛亮,嘆息唐王朝沒有諸葛亮一樣的英雄濟世匡君,擔心代宗身后,其命運連平庸可憐的后主劉禪都比不上。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2],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3],中庭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斷[4],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5]。
【注釋】
[1]此詩寫依人作幕僚的感觸。宿府:宿于幕府。后用指地方長官或節度使的衙門。
[2]井梧:井邊梧桐。一說,“井”即金井,因葉上有黃圈文如井,故名。
[3]永夜:長夜。
[4]荏苒(rěnrǎn):時光不斷流逝。
[5]“已忍”二句:我忍受漂泊困苦的生活已經十年了,現在入嚴武幕府,不過是勉強求得暫時的安定罷了。伶俜(línɡpīnɡ),飄零困苦之意。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2],天涯霜雪霽寒宵[3]。
五更鼓角聲悲壯[4],三峽星河影動搖[5]。
野哭幾家聞戰伐[6],夷歌數處起漁樵[7]。
臥龍躍馬終黃土[8],人事音書漫寂寥[9]。
【注釋】
[1]此詩抒寫傷亂思鄉之慨。
[2]短景:冬季日短,故稱“短景”。
[3]霽(jì)寒宵:指雪后寒冷的夜空十分晴朗。霽,雨過天晴曰“霽”。
[4]鼓角:更鼓與號角。
[5]三峽星河影動搖:銀河星辰之影隨三峽之水而搖動。
[6]野哭幾家聞戰伐:從幾家野哭聲中能感到戰爭的存在。
[7]夷歌:當地少數民族之歌。
[8]臥龍:諸葛亮又號“臥龍先生”。躍馬:指公孫述。
[9]人事音書:指仕途生涯與親朋消息。漫寂寥:任其寂寞寥落。
杜甫
其 一
支離東北風塵際[2],飄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3]。
羯胡事主終無賴[4],詞客哀時且未還[5]。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6]。
【注釋】
[1]杜甫由古跡而追懷古人,又由古人而抒發一己之懷抱。
[2]支離:流離之意。
[3]“三峽”二句:意謂作者在三峽、五溪地區都居住過。
[4]羯(jié)胡:指安祿山,亦指反南朝梁的侯景。無賴:狡猾可惡之意。
[5]詞客:指庾信,也指自己。哀時:感傷時事。未還:指漂泊異鄉,不能回家。
[6]“庾信”二句:此處作者把安祿山叛唐比作梁朝侯景叛梁,把自己的鄉國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思故鄉。
其 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1],風流儒雅亦吾師[2]。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3]。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4]。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5]。
【注釋】
[1]深知:指杜甫十分理解宋玉悲秋之原因。
[2]風流儒雅:指宋玉的氣度和才學。
[3]“悵望”二句:慨嘆與宋玉異代相隔近千年,而蕭條之感卻是相同的。
[4]豈夢思:難道是夢中的思緒。
[5]“最是”二句:最叫人感慨的是,當年的楚宮今已蕩然無存,船夫們駕船經過這里,指點舊址,還有懷疑。
其 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1],生長明妃尚有村[2]。
一去紫臺連朔漠[3],獨留青冢向黃昏[4]。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5]。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6]。
【注釋】
[1]荊門:荊門山。
[2]明妃:王昭君。尚有村:昭君村在歸州東北四十里,唐時還留有昭君故居遺址,故說“尚有村”。
[3]紫臺:帝王之宮。朔漠:北方沙漠。
[4]青冢(zhǒng):即昭君墓。
[5]“畫圖”二句:靠畫圖怎么能知道昭君的美貌呢?使得昭君葬身沙漠,只有魂魄隨著月夜歸來。省(xǐng)識,認識。春風面,指美貌。
[6]“千載”二句:千年來流傳的《昭君怨》雖然是胡人音樂的風格,但曲中幽怨悵恨的鄉思還是聽得很清楚的。
其 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1],崩年亦在永安宮[2]。
翠華想像空山里[3],玉殿虛無野寺中[4]。
古廟杉松巢水鶴[5],歲時伏臘走村翁[6]。
武侯祠屋常鄰近[7],一體君臣祭祀同[8]。
【注釋】
[1]蜀主:指劉備。窺吳:對東吳有企圖。幸:舊稱帝王駕臨曰“幸”。
[2]崩:舊稱帝王死亡曰“崩”。
[3]翠華:皇帝的儀仗。
[4]玉殿:此句下有原注:“殿今為臥龍寺,廟在宮東。”則唐時永安宮已變成荒涼的寺廟了。
[5]巢:筑窩。
[6]歲時:一年中的節日。
[7]武侯祠:諸葛亮封武鄉侯,其武侯祠與先主廟相鄰。
[8]一體君臣:劉備、諸葛亮君臣和諧,視如一體。祭祀同:一同接受后人的祭祀。
其 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1]。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2]。
伯仲之間見伊呂[3],指揮若定失蕭曹[4]。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5]。
【注釋】
[1]宗臣:為后世所尊仰的重臣。
[2]“三分”二句:諸葛亮以其出色的謀略導致了三分天下,他就像千百年來僅見的鸞鳳翱翔在云霄。
[3]伯仲之間:意謂不相上下。
[4]失蕭曹:意謂蕭曹有所不及。蕭曹,指輔佐漢高祖的蕭何、曹參,皆一代名臣。
[5]“運移”二句:不可抗拒的氣運轉移,再不護佑漢朝,諸葛亮終究難以復興漢室,雖然他志向堅定,但終因軍務繁雜,積勞成疾,不治而亡。
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詔[2],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3]。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何[4]。
今日龍鐘人共老[5],愧君猶遣慎風波[6]。
【注釋】
[1]此詩作于劉長卿從貶所南巴尉任后回歸經過江州辭別故人之時。
[2]優詔:朝廷免罪優容之詔。
[3]木落:樹葉飄零。
[4]無如:無奈。
[5]龍鐘:年高衰老的樣子。
[6]愧君猶遣慎風波:還仍要你教我當心風波,真是慚愧。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2],萬古惟留楚客悲[3]。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4],憐君何事到天涯[5]。
【注釋】
[1]劉長卿曾兩度被貶,此詩當作于貶謫江西以后,以吊古而自傷。
[2]棲遲:逗留。
[3]楚客:指賈誼。
[4]搖落:秋景荒涼。
[5]君:作者自指。到天涯:指被貶到極遠的地方。
劉長卿
汀洲無浪復無煙[2],楚客相思益渺然[3]。
漢口夕陽斜渡鳥[4],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5],獨樹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6]。
【注釋】
[1]此詩作于劉長卿被貶,途經漢水時,撫景感懷。
[2]汀洲:指鸚鵡洲。
[3]楚客:作者自指。
[4]漢口:漢水入長江處。
[5]孤城:指漢陽城。
[6]“賈誼”二句:用賈誼故事。西漢賈誼心系漢室,向漢文帝上書,言詞激烈,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此處,劉長卿自比賈誼,內心凄苦。
錢起
二月黃鸝飛上林[2],春城紫禁曉陰陰[3]。
長樂鐘聲花外盡[4],龍池柳色雨中深[5]。
陽和不散窮途恨[6],霄漢常懸捧日心[7],
獻賦十年猶未遇[8],羞將白發對華簪[9]。
【注釋】
[1]此詩為詩人希望裴舍人推薦自己報效朝廷所作。闕下:此指朝廷。裴舍人:其人不詳。
[2]上林:上林苑,秦漢時皇家宮苑,在今陜西西安。此指唐宮苑。
[3]紫禁:指皇宮。
[4]長樂:長樂宮為漢宮殿名,此借指唐宮。花外盡:指鐘聲在花叢中漸漸消散。
[5]龍池:在唐宮中,唐中宗時因稱有云龍之祥,故名。
[6]陽和:仲春之氣。此處喻天子布施恩澤。
[7]霄漢:指云空。
[8]獻賦:向皇帝獻辭賦,以示忠誠。古代文人常以獻賦為仕途捷徑。
[9]華簪(zān):指高官華美的冠飾。此指裴舍人。簪,指官吏的冠飾。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2]。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3]。
聞道欲來相問訊[4],西樓望月幾回圓[5]。
【注釋】
[1]此詩當作于韋應物為滁州刺史任上。因春愁而懷友寄贈。李儋(dān):武威(今甘肅武威)人,曾任殿中侍御史。元錫:字君貺,曾任淄王傅。二人皆韋應物之友。
[2]黯黯(àn):形容心情壓抑。
[3]邑:指滁州屬境。流亡:逃亡之災民。俸錢:指自己所得的薪金。
[4]問訊:探問消息。此為探望之意。
[5]西樓:指滁州西樓。
韓
仙臺初見五城樓[2],風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3]。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4]。
【注釋】
[1]此詩描寫秋雨后道觀的清幽。仙游觀:道士潘師正在嵩山逍遙谷所立之道觀。
[2]五城樓:此處指仙游觀。
[3]砧(zhēn)聲:搗衣聲。漢宮:也指唐宮。
[4]丹丘:傳說中神仙所居,晝夜常明。
上一篇:岑參精選古詩賞析
下一篇:崔涂精選古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