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維·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注釋】
鹿柴(zhai):柴,即柵。此處指別墅、籬落。返景:景,同“影”,這里指日影。
【鑒賞導(dǎo)示】
這是王維寫的一組詩中的一首,雖是小詩,容量極大。通篇以人聲來反襯空山的幽靜,以動顯靜,以日影的有襯深林的無,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生命、時空的苦苦探究。
【鑒賞】
這是王維后期的山水詩代表作——五絕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ai),是輞川的地名。這首詩真切地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恬淡好靜的性格和對自然美的喜愛。
全詩雖然只有二十個字,卻描繪了一幅生動別致的山林晚景圖:在空寂的山林中,偶然傳來幾聲人語,金黃的夕陽余暉射向濃密而略帶陰暗的樹林,一縷光束含情脈脈地照著一塊青色的苔蘚。對于組成這個畫面的山、人、夕陽返照、深林、青苔等客觀物象,詩人并沒有工筆細描,而是把筆墨的重心用在了寫意傳神上。寫山,不細繪形色,卻分別用“不見人”、“人語響”,從視聽方面渲染烘托了它的“空”與“寂”;山中的人,也是略去形貌,只寫言談音響。二者合起來,則是靜中有動,以動顯靜,從而強化了山林靜謐的氣氛,突出了客觀物象的特征。寫夕陽返照,用“入”和“復(fù)”兩字使它擬人化,饒有情趣。夕陽好像有情之物,眷戀優(yōu)美靜謐的山林,特意再次照射,以便有所體悟。就取材而言,詩人選取空山人語和夕陽返照兩個場景,也是別具匠心的。這兩個場景,既有典型性,能體現(xiàn)山林晚景的特征,又有獨特性,可以收到“以少總多”、以微見大的藝術(shù)效果,寄意遙深,耐人尋味。
【鑒賞要點】
[1]名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2]語言清新淡雅。[3]以襯托、擬人方法寫景。[4]形象鮮明。
上一篇:《【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