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注釋】
芙蓉山:今湖南省寧鄉縣境內有芙蓉山。日暮二句:上句寫日暮投宿,下句寫投宿的人家。白屋:平民住的房子。建屋用白身木材,沒有涂飾任何彩繪。一說屋用白茅蓋頂,故稱。貧:這里是荒涼、蕭條的意思。
【鑒賞導示】
劉長卿的詩多寫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離亂之作,善于描繪自然景物。長于五言,稱為“五言長城”。詩人的這類小詩,取景造境,與王維異曲同工,深得畫理而有畫面所難到的韻味。
【鑒賞】
這首詩用極其凝練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
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后兩句寫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一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很短,總共20個字,用16個字寫了八種事物,依次是落日、蒼山、寒天、白屋、柴門、犬吠、風雪、歸人。落日、蒼山、寒天、白屋是山行、投宿時所見,寫得神氣俱足;柴門、犬吠、風雪、歸人是借宿夜間所聞,寫得精練生動。值得注意的是,寫夜間耳聞之聲,不只寫犬吠,還有風雪聲、柴門聲、歸人聲,因為可能最先打破靜夜之聲的是犬吠,而實際上在黑夜中還聽到其他各種聲音的交織。而這八種事物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序和諧地組成一幅豐富絢麗的畫面。
詩貴含蓄,同時詩在簡練。這首詩言簡意賅,留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通讀全詩,我們不禁要問:詩人為何要匆匆而行?匆匆而行到底有何事?借宿山村感想又當如何?等等。由此可見詩的含蓄的特點。當然,從結構看,這種激發人去想象的原因與詩人巧于剪裁有關系。詩人在承接中又跳越,自有讓人回味無窮之感。
【鑒賞要點】
[1]名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2]形象鮮明,寫景層次井然。[3]語言簡練、含蓄。
上一篇:《【唐】王灣·次北固山下》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王維·鹿柴》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