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 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敬亭山:一句昭亭山,在安徽宣城縣北。閑:悠閑。相看句:指人和山彼此相看互不嫌棄。
[鑒賞導示]
宣城,李白一生去過七次。天寶十二年(753)秋游宣城時,距詩人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了。長期的飄泊生活,使李白心酸,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這首詩正是在這種心境下寫的。
[鑒賞]
這首詩抒寫了詩人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前二句,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作者用了以動寫靜、以動襯靜的寫法。鳥暄后的靜以及翻滾的厚云去后的靜。這都寫出了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勾畫出了詩人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詩的下半部分運用了擬人手法寫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第三句表達人與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第四句更突出了對山的喜愛。對山的喜愛,就是對現實的否定。山愈有情,人愈無情,詩人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在這“靜”中都表現出來了。
“靜”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于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造出來的“寂靜”世界,同時代人曾夸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評價十分中肯。
[鑒賞要點]
[1]名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形象鮮明。[3]寫景層次分明,以動寫景。[4]借景抒情,托物言志。[5]語言樸素自然,言淡而味不薄。
上一篇:《香嚴閒禪師 李 忱·瀑布聯句》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李 白·玉階怨》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