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制度·榷法
古代國家的專賣制度。榷的本義是獨木橋,引申為專利或專賣。鹽鐵是古代利潤最大的商品,戰國以后,著名大商賈多營鹽鐵業,如蜀郡卓氏以冶鐵致富,擁有家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于人君。魯人猗頓靠煮鹽成為巨富,邴氏以冶鐵起家,富至巨萬,令鄒、魯之間的許多書生羨慕不已,棄文經商。西漢的東郭咸陽是大鹽商,家產在千金以上。漢武帝時,由于對匈奴和西域的戰爭,國家財政吃緊,便任命桑弘羊、東郭咸陽、孔僅三個大商賈做理財官,向商賈奪取鹽鐵業。漢武帝在全國各地設鹽官和鐵官,對鹽鐵實行統購統銷,稱為榷鹽、榷鐵。后對酒也實行專賣,稱為榷酤。鹽鐵專賣,為國庫增加了巨大收入,但這種國家壟斷行為弊端也不少,主要是產品質量下降,如鐵器 “割草不痛”,而且價貴。漢昭帝時,朝廷召開了一次鹽鐵專賣問題的討論會,來自民間的賢良文學之士反對專賣,而以桑弘羊為首的朝廷官員卻主張繼續實行專賣。后來,桓寬根據當時的會議記錄,整理出一部 《鹽鐵論》,從中可以看到雙方辯論之激烈。無論賢良文學之士的反對意見多有道理,但鹽鐵是國家的重要財源,僅此一點,就不可能取消專賣。唐代除鹽、鐵、酒外,還開始對茶葉實行專賣,稱為榷茶。宋代設有榷貨務,相當于現代的國家專賣局,負責鹽、鐵、酒、茶等產品的專賣。
上一篇:史學·體裁·雜史
下一篇:哲學·論著·正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