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小兒藥證直訣
中醫兒科學著作,又名《小兒藥證直訣》、《錢氏小兒藥證直訣》。3卷。宋朝錢乙述,閻孝忠撰。錢乙,字仲陽。祖籍錢塘(今杭州)人,曾祖時北遷,定居于鄆(今山東東平)。父錢穎東游海上不返。錢乙少時被姑父姑母收養,且從姑父呂氏學醫。精通《本草》諸書,辨正闕誤。以擅長治療兒科病聞名。元豐年間,至京師治愈長公主之女疾,授翰林醫學。又以黃土湯治愈皇子瘈疭,擢為太醫丞,賜紫金魚衣。后告病歸。曾自具藥治療自己周痹癥。錢乙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經驗豐富。后來其弟子閻孝忠將他的理論、醫案及驗方加以整理,于宋宣和元年(1119)輯成本書。上卷為脈證治法,論述小兒脈法、五臟病、驚風、瘡疹、傷風、吐瀉等。中卷為臨床醫案。下卷是諸方,記載了小兒常用方藥。卷末附《閻氏小兒方論》、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在理論上,強調小兒生理特點是“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病理上的特點是“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所以治療上他主張“柔潤”,反對妄攻誤下。在診斷上主張從面部或眼部區別五臟疾病,總結出以五臟為綱的兒科辨證方法。此外,書中對小兒麻、痘、驚、疳四大證治都有極為詳盡的論述。錢乙善于將古方加以取舍,創制新方,如六味地黃丸、瀉白散、瀉黃散等,為后世醫家所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該書是“小兒經方,千古罕見,自乙始別為專門,而其書亦為幼科之鼻祖”。有世傳版本、有仿宋刊本、清武英殿聚珍本,后者是輯佚本。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上一篇:古代教育·察舉制度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屈原